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兒童奧數思維訓練連線(你可能會教奧數)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練攤兒學苑【教育專欄】01期
文/墨沙墨
視頻主講/懟老獅

我們覺得奧數很難,吹蠟燭很容易。
但如果教一個3歲寶寶吹蠟燭,可能比教一個13歲的孩子奧數更難。
不信我們看看這樣一個故事:
父親教3歲的兒子吹蠟燭。

先讓兒子自己試吹,
兒子鼓足氣撲向蠟燭,對著蠟燭噴氣,當然沒吹滅,失敗了。
父親鼓勵兒子再來一次,并引導他朝燭火吹。
兒子抬高屁股吹向燭火,還是沒吹滅。

父親調侃兒子說:“老兄,你險些把自己的頭給點著了。”
提醒他注意安全。
然后繼續鼓勵兒子再來,朝火苗吹。
兒子鼓足了勁沖向燭火,鼻子差點被火給舔著了。

父親伸手擋住燭火,并幫兒子固定距離和頭位。
繼續鼓勵兒子吹氣,心想這下應該可以吧。
還是沒吹滅。
父親教他張嘴噴氣,并輕輕做了個噴氣的示范;
結果還是失敗了,兒子就是吹不滅。

父親突然靈機一動,找來一個吸管;
讓兒子含上吸管,并幫他把吸管的另一頭對著火苗,指示兒子:吹!
燭火應聲而滅。

兒子成功了,父親的教導成功了,全家人高興地歡呼。

是不是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很多?!
這位父親解決困難的態度和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復盤一下父親的教學過程:
第一步:讓兒子自己嘗試,發現吹不滅的原因是嘴巴沒對準著燭火。第二步:引導兒子對著燭火吹,發現兒子掌握不好跟燭火的距離,頭發、鼻子差點碰到火上。第三步:幫兒子固定距離和頭位,發現兒子的嘴巴兜不嚴氣,吹的時候氣流是散開的。第四步:借助一根吸管,讓兒子含住吸管后再吹,成功了。看得出,這位父親一開始其實并不知道該怎么教3歲的兒子吹蠟燭。
也就是說他沒有一套現成的教法。
他其實是在跟兒子同步學習:
兒子學習怎么吹蠟燭,而他學習怎么教兒子吹蠟燭。
學習怎么教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逐步發現問題并逐個解決問題的過程。
然后及時引導并鼓勵;
然后及時引導并提醒和鼓勵;
這其實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那么小的孩子很難短時間學會掌控自己的嘴形,
父親創造性地用一根吸管解決了這個難題。

不知你們怎么看,我是覺得這位父親很了不起!
他是一位優秀的父親:
吹蠟燭這么小的事,
他那么上心地教兒子。
整個過程沒有訓斥,沒有責怪,沒有急躁。
有的是鼓勵、引導、提醒,
和為兒子成功的興奮與喜悅。
同時,他更是一位優秀的老師:
他的整個引導過程充滿樂趣而又有條不紊循序漸進,
好像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而又新意迭出。
最最最難得的是,他還是一位優秀的學生。
是的,沒錯,我說的是學生。
他在學習怎么教會兒子吹蠟燭。
前面說過,他事先并沒有一個現成的怎么教的步驟和程序,
他是一步步摸索著前進的,
每一步對他來說都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狀況。
誰會想到一個吹蠟燭的困難,
會被一個3歲孩子裂變成了3個更具體的困難?
他得一一面對和破解。
特別是最后一個困難:孩子嘴巴兜不住氣的問題,
那簡直是一個奧數般的挑戰。
他沒有逼兒子反復練習或反復模仿,
出于對孩子生理特點和能力的理解,
他把這個挑戰留給了自己;
像學生解答了一道奧數題一樣,
親自迎接了這個挑戰,
跟兒子一起解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

對比這位父親,中國的大多數家長遇到類似情況會怎么做呢?
跟這位父親相比,中國父母最欠缺還不是沒耐心沒慧心,
而是不會當學生。
不能像這位父親那樣,站在孩子的角度面對吹蠟燭這件事,
分步驟講方法地分析問題、琢磨原因和思考解決之道。
我們更習慣于居高臨下地指揮、指責和指手畫腳,
讓孩子倍感壓力,倍感無能,倍感沮喪,倍感無趣,倍感用嘴吹滅哪有用手一巴掌打翻滅得容易啊;倍感如果能一巴掌把父親打滅就不用再學吹蠟燭了,多好啊!
我們因為不知道、不愿意當學生,
所以也就當不好老師,當不好父親。
想做孩子的好父親好老師,
請先從當個好學生開始吧!
————————————————————————
*本文還有配套視頻講解,歡迎收看本號同款西瓜視頻。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873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