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哭的那一刻我跟著哭了(寶寶的哭你讀懂了嗎)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6)
對于新手爸媽來說,因為養育經驗不足,每次面對寶寶哭鬧時,難免會手忙腳亂。
有時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來哄娃,可也沒什么效果,甚至還會越哄越哭,這可真是難壞了他們。
我們對寶寶這一新物種,也總是捉摸不透,上一秒的他們也許還在哈哈大笑著。

下一秒就有可能把那小小的嘴巴一撇,“哇”地一聲就哭了。
每當寶寶好不容易睡著后,我們一般是連大氣都不敢出,走路更是學上了小貓咪,總是提心提醒吊膽著,害怕他們就像一顆定時炸 彈一樣,總是動不動就會哭起來。
而對于他們的哭,我們又總是束手無策。
我們往往還沒從上一輪“哄”娃的緊繃狀態下恢復過來,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哄”娃模式。
對于寶寶的哭,我們驚慌又焦慮著,總覺得他們是在無理取鬧。

其實,寶寶的哭并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他們故意而為之。
寶寶正是因為年齡小,他們不會“說”,所以只能用“哭”來代替。
當他們需要東西時,或者想著改變什么現狀時,他們就會用“哭”來傳達給我們。
作為新手爸媽,我們有必要來識別寶寶“哭’這一情緒。心理學家把寶寶的哭分為4種。
第 1種:饑餓哭。
當聽到寶寶的哭聲像打拍子一樣有節奏時,他們是要告訴我們:“爸爸媽媽,我們餓了,我們要喝奶!”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給他們喂奶,就能讓他們停止哭鬧。

第 2種:生氣哭。
你會發現,這時候寶寶的哭,跟第 1種哭一樣有節奏,但又有不一樣的地方。
這個時候,你聽到的哭聲明顯會比第 1種更大,而且經常伴隨著明顯的的空氣帶動聲帶的顫音。
寶寶這樣哭是要告訴我們:“爸爸媽媽,是誰吵了我們的好覺了,我們生氣了,哼、哼.......”

第 3種:痛哭。這時候的哭,沒有任何征兆,寶寶突然無來由地“哇”地一聲就哭了,而且會出現一陣陣的屏住呼吸、憋氣的現象。寶寶其實想跟我們說“爸爸媽媽,我們特別不舒服,我們好痛......” ,他們是在告訴我們:他們被什么東西碰到了,而且碰疼了。

第 4種:挫折哭。
如果發現寶寶兩三次持續很久的哭連在一起,還有憋氣的現象,但是很短促,基本換氣以后,還會接著繼續哭。
他們這樣,其實是在說:“爸爸媽媽,寶寶很難過,寶寶遇到困難了,快幫幫寶寶。”
比如,當寶寶想要去拿前方一個玩具時,可是費盡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有拿到,他們就會郁悶、委屈地哭。

對于第 1種饑餓哭,其實很好解決,我們用食物就可以搞定。
那么其它的哭,我們要如何去做呢?
有兩種相對立的做法:“孩子哭時不要抱”或者“孩子一哭就趕緊去抱”。
“孩子哭時不要抱”,其實就是西方的一種“哭聲免 疫法”,意思是說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去抱他們,他們以后就不會用哭聲來控制父母了。
可這種方法的蕞大弊端就是讓孩子沒有了安 全感,對于以后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的建立也不利,所以這種做法要不得。

“孩子一哭就趕緊去抱”,有時父母還擔心寶寶睡不好,還總會抱著寶寶睡覺,寶寶只要稍微不開心,就趕緊去抱寶寶。
這樣的父母往往自己會感覺累得不行,寶寶呢,一有問題就求抱抱,一點兒也不會自己去處理他們的情緒,這樣的做法也不值得推薦。
那到底怎樣做才合理呢?
它就是“延遲反應”。
所謂“延遲”,就是推遲,也就是寶寶哭時,不要立刻就去抱他們。
但“延遲”,也不是讓我們延遲太久,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要等寶寶從痛苦的哭泣轉變為憤怒的尖叫再去安撫。

當寶寶哭時,我們可以先讓他們哭個1到3分鐘,之后再去安撫他們。
安撫時,我們也不用立刻就把他們抱起來,可以試著先用手去輕輕拍打他們的背,輕輕跟他們說話或哼唱歌兒。
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減輕寶寶的不安,還可以鍛煉寶寶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
寶寶的到來,是我們人生蕞大的驚喜。

寶寶的哭,也不是無理取鬧。
當寶寶哭時,我們不要驚慌,也不要焦慮,學一點兒寶寶的“讀心術”,讀懂寶寶的“哭”,從此帶娃更自信。
家有小寶寶的,可以嘗試去讀讀他們的小情緒吧。
#育兒#? #兒童教育心理學#?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14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