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常見疾病和家庭護理(寶寶成長過程中)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寶寶的每個成長對爸爸媽媽來說都是驚喜,但是寶寶除了帶來驚喜,還會帶來不知所措和手腳忙亂,尤其是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年中通常會面臨一些“特殊時期”,包括長牙期、厭奶期、生病期、打完預防針期、學爬期、睡眠顛倒期,每個特殊時期都可能造成寶寶的不適及父母的困擾。本文將針對這些特殊生理時期,提供護理方法。
一、長牙期
1、按摩寶寶牙床
父母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紅腫的牙肉,如此可讓寶寶覺得較舒適。
2、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愿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
3、給予適當“器具”
在長牙時期,一般寶寶會喜歡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父母可以為他準備固齒器;食用胡蘿卜、蘋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時,父母須小心不要讓寶寶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拿到硬幣、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東西,以避免寶寶將它們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嚨。
二、厭奶期
1、不用強迫手段
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會長不大,于是采用強迫的方式。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其實只要寶寶身高、體重等發展狀況,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并不需要強迫他喝奶,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思考,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而非強迫他喝奶。
2、改變喂食方式
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征兆,爸媽可以從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較為隨性的方式,不需要按表作業。以少量多餐為原則,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吃。可以通過游戲消耗寶寶的體力,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饑餓時,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3、營造用餐環境
進食的環境盡量柔和、安靜。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或出現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聲音,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4、奶嘴洞大小要適當
有時候寶寶喝奶少,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喝的量才減少。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都不好。

5、不要常換奶粉
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家長可能直接想到:是不是這個牌子的奶粉寶寶喝膩了?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寶寶會沒有時間適應。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別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并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后,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6、適時添加輔食
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大約吃一兩餐即可,因此當寶寶感到厭倦,不妨給他一點新的嘗試。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份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5天,并觀察寶寶的狀況。
如果他不喜歡或是皮膚出現疹子、便便變稀等情形,建議先暫緩添加此種輔食,等過陣子再嘗試。若是有過敏的家庭史,建議喂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寶寶6個月大,之后再添加輔食,而添加的輔食以低致過敏性為優先。
7、輕松對待厭奶
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距戰。
三、生病期
(一)、咳嗽
寶寶咳嗽大多數是感冒時用自己的抵抗力驅逐呼吸道黏液時產生的反應。
寶寶咳嗽期間,家庭護理尤為重要,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減輕咳嗽癥狀。
1、持空氣有一定濕度
可以在室內房間地板上灑點水或者反復用濕拖把拖地,有條件的話最好放臺加濕器。使用加濕器的時候注意不要24小時不間斷使用,最好注入純凈水,千萬別加香料或藥物之類的東西,而且加濕器記得要定時清洗哦。
2、增加寶寶的水分攝入
多給寶寶喝水,6個月以上寶寶也可以適量喝點沖淡后的果汁。
3、大寶寶減少攝入乳制品
對于大一些的寶寶來說,乳制品有可能會增加黏液的分泌導致咳嗽加重。
4、睡覺時抬高頭部
如果孩子入睡時咳個不停,可將其頭部抬高,咳嗽的癥狀會有所緩解。
(二)、鼻塞
1、讓寶寶多喝水
2、躺著時盡量抬高寶寶的頭部
3、保持空氣濕度
4、溫熱毛巾敷鼻
如果鼻腔內有濃分泌物,可以用溫熱毛巾敷鼻,還可以在鼻腔內滴少許生理鹽水,然后用吸鼻器或者刺激寶寶打噴嚏的方式幫助排出。

5、看情況用噴鼻劑
如果鼻粘膜腫脹嚴重,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適當使用噴鼻劑,比如羥甲唑啉。
(三)、發熱
1、增加水分攝入
小月齡的寶寶增加喂奶量就可以了,大一些的寶寶要經常補充水分,不愿喝水的寶寶也可以喝稀釋后的果汁。如果寶寶發熱狀態下連續幾個小時不愿攝入任何液體,最好盡快去醫院。
2、物理降溫
減少衣物,保持室溫20℃左右,如果是嚴寒或酷暑季節,建議使用空調調節室內溫度。
用37℃左右的溫水給寶寶擦澡或洗澡,重點擦拭額頭、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如果期間寶寶有手腳發涼、口唇發紫、打寒戰、痛苦等情況時,最好立即停止。
3、盡量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發熱期間,小寶寶多喝奶,添加了輔食后的寶寶盡量多喝稀米粥或其他湯湯水水類的食物。
4、腋溫38.5℃以上時使用退熱藥
3個月以內的寶寶發熱必須盡快就醫;
3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生高熱,一般選用對乙酰氨基酚(也稱撲熱息痛),市場上泰諾林、小兒百服寧、必理通等都是含對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藥物。
6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生高熱,可以服用布洛芬,例如美林就是此類退熱藥。
建議:何時給寶寶吃退熱藥也不是絕對依據體溫而定的,例如寶寶體溫是38.7℃,但精神好,喝奶喝水吃飯都正常,也可以暫時不必用藥。
(四)、腹瀉
1、不過分緊張
純母乳的小月齡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或者拉稀水便的情況大多是正常的,別總是輕易把這定義為腹瀉或乳糖不耐受,這僅僅表明孩子喝到了足夠的奶而已。
2、多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小月齡寶寶增加喂奶量,添加輔食后的大寶寶可以隨時喂水或喝淡果汁。

3、服用藥物
腹瀉嚴重時攝入口服補液鹽(藥店就能買到)。
4、注意飲食
最好不要在腹瀉期間添加未吃過的任何一種新輔食,多吃一些平常經常吃的而且易消化的食物。
5、靜脈輸液
如果寶寶因為腹瀉出現嚴重脫水或休克癥狀時建議盡快就醫,醫生一般會采用靜脈輸液方式治療。
6、慎喝沸牛奶
不要給腹瀉的寶寶喝煮沸后的牛奶,當然健康寶寶也不建議喝。
7、加強臀部護理
腹瀉寶寶每次大便后都最好用溫水清洗屁屁,然后涂抹厚厚一層護臀膏,最后更換新尿布。
8、多消毒,注意衛生
經常給寶寶洗手,餐具要多消毒,寶寶的衣物要勤洗勤曬。
建議:如果寶寶每天拉水樣便十幾次或以上,而且還出現了脫水癥狀,這種情況最好盡快就醫。
(五)、便秘
1、純母乳寶寶極少便秘,如果出現幾天甚至十來天才大便一次的情況,多半可能是攢肚。
2、多吃高纖維食品。比如西梅、葡萄干、杏、梨、李子、西蘭花、芥藍、莧菜以及各種嫩豆類和嫩豆莢蔬菜,另外還有全麥麥片以及全麥面包等。
3、少吃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例如香蕉(尤其是熟透的香蕉)、米飯、白面包、嬰兒米粉、煮熟的胡蘿卜、蘋果、非高纖維的面食類食物;攝入過多淀粉類食物也會加重便秘,比如土豆、紅薯、山藥等;有些寶寶奶制品攝入太多也可能便秘。
4、多喝水。每天增加水分攝入可以幫助緩解便秘,水是最經濟、最方便的軟便劑。
5、適當多活動。

6、長期便秘且便秘嚴重的情況下,可以服用纖維素制劑,如乳果糖。
7、排便困難時,可以適當使用甘油栓劑,如開塞露。
8、盲目補鈣容易造成便秘,孩子不缺鈣的情況下不要隨意給孩子補充鈣劑。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寶寶特殊時期的護理小方法(上),后期會更新護理小方法(下)喲,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育兒知識的寶媽們,記得關注我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815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