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4)

正常情況下,懷胎十月,寶寶會在媽媽肚子里待上280天,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有的寶寶會等不及提前來到這個世界,而等待著他們的多半是保溫箱,讓寶媽過得煎熬又懊惱。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倩倩和老公都非常喜歡孩子,兩人剛度完蜜月就開始了備孕之旅,并在2個月后成功收獲了懷孕的好消息,夫妻倆都高興極了。
自從懷孕之后,倩倩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腹中的寶寶,所幸,寶寶發(fā)育得很健康,一直都平安無事。
但是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倩倩和老公之間卻產生了矛盾。
倩倩是一個十分注重儀式感的女生,孩子的預產期在6月5日,于是就想在5月20日兼結婚紀念日那天提前生產。
但是老公卻不同意,認為孩子還是“瓜熟蒂落”更為健康安全。
倩倩覺得老公是老思想,孩子只要滿37周就是足月了,“瓜”怎么還沒熟?
兩人爭執(zhí)不下,最終老公只能無奈妥協(xié):只要醫(yī)生說沒問題,那么自己就同意。

于是,在隨后的一次產檢中,倩倩向醫(yī)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醫(yī)生卻語重心長地說:“孩子37周是足月了沒錯,但是在媽媽肚子里多待一天,勝過在外面待上十天,最好還是等到自然發(fā)動,最為安全、健康。”
聽完醫(yī)生的話之后,倩倩覺得也有些道理,就打消了“吉日生子”的想法,乖乖等預產期到來了。

1、真正的足月
雖然傳統(tǒng)觀點認為懷孕到了37周就算足月了,但是也有程度之分,如孕(37周 0)-(孕38周 6)屬于前期足月妊娠,而(孕39周 0)-(孕40周 6)屬于完全足月妊娠。

雖然37周之后出生的寶寶都被稱之為“足月兒”,但是產科專家表示,從身體發(fā)育成熟度的情況來看,滿39周,也就是40周左右出生的寶寶,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兒。
美國婦產科學院和母胎醫(yī)學會在2013年聯(lián)合研究決定,懷孕到了39周才算足月。
2、寶寶37周和40周出生,三方面差距很明顯
1、出生體重有差別
通常,懷孕到了37周的時候,胎兒體重平均約為2500-3000g左右,而到了孕40周的時候,這一數(shù)值會上升為3000-3300g左右。

而出生體重的差異,其實也反映著發(fā)育成熟度及健康的情況,通常,寶寶的出生體重越重(8斤以內),發(fā)育越好,體質越健康。
2、器官發(fā)育有差別
在孕37周的時候,寶寶肺部發(fā)育還不算成熟,肺內間質較多,肺泡較少,而在孕37-40周這段時間,肺泡會逐漸增多,出生之后心肺功能更強。
此外,孕37-40周是胎兒大腦發(fā)育的沖刺期,各項功能發(fā)育更趨近于完善。

3、抵抗力有差別
研究表明:孕40周以后出生的寶寶,抵抗力更強。
這是因為孕37周之后,寶寶會逐漸建立起自身的防御機制,也就是免疫系統(tǒng),并隨著孕周的增加,逐漸趨近于成熟。
因此,孕37周乃至更前出生的寶寶,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如待到孕40周出生的寶寶強。

由此可見,即便都是足月出生,37周和40周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就更不談那些早于37周出生的“早產兒”了,因此,孕媽一定要注意護理,讓寶寶在肚子里多待一天是一天。

1、4要
要科學備孕:如果身體存在隱患,一定要在備孕之前就診治調理好,等治愈或者完全控制之后再行備孕。要按期產檢:及時掌握胎兒發(fā)育情況,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問題,盡早干預。要營養(yǎng)均衡:一定要注重各類營養(yǎng)素的均衡、充足攝入,避免營養(yǎng)不良從而引發(fā)早產。要注意私處衛(wèi)生:孕媽免疫力更為低弱,一些炎zheng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發(fā)育,從而誘發(fā)早產。

2、4不要

【小貼士】
越是臨近預產期,孕媽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著寶寶的健康發(fā)育,因此,孕媽一定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保障寶寶足月出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950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