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楊萬里有哪幾首兒童詩(楊萬里很童趣的一首詩)
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楊萬里的一生中,寫過許許多多的小孩子。
這些孩子的童真童趣,天真可愛,每每給熱愛生活的楊萬里以驚喜。所謂的人性的真實,所謂的真理與格物致知,或許都應(yīng)在最這些小孩子身上。
最純粹的童心,正是這日漸繁雜的世界里,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
整天的生活在鋼筋水泥之中,一句輕靈的童聲,一個美好的童話,是否會在某一刻鉆入你的腦海中,洗刷你疲憊的靈魂呢?
之前在家里,從外邊買菜回來,看到一個老奶奶帶著一個4、5歲的女孩往家走,路上奶奶隨口問那個女孩兒,“你說那個月亮,它像什么呀?”
“像一個,被切開兩半的大西瓜。”
我已經(jīng)好久好久沒有聽到過這種問題,更久更久,沒有聽到這樣的答案。
一首歌里寫到“童心是成人的源泉”,這個觀點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一下,在所有一切都能被機器人,AI代替的時候,唯有人類的童心是不能被代替的。

【臨其詩境】
楊萬里是有宋一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和大臣,文學(xué)影響很大,一個人流傳下來的詩就有幾千首之多,世人將他的詩稱為“誠齋體”,以清新自然,平易通俗著稱,這也是宋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
因為理學(xué)興盛,更多的文人開始觀察起自己身邊的一草一木,將它們寫入到詩詞當中。更確切一點說,宋詩的特點是“以文作詩”,用寫文章般鋪陳的方法來寫詩,其詩自然沒有唐詩般的含蓄蘊藉,而是追求一種真實自然的場景和感情,同時還追求詩歌的教化作用。
今天的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公元1192年,楊萬里在一次乘舟路過安仁縣,也就是現(xiàn)代的江西省余江縣的時候,迎面看到了兩個孩子在劃船。
可是他們撐篙撐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同時,揮棹的孩子也停了下來,小船失去了動力,在水中漫無目的的漂流著。
孩子們的動靜引起了詩人的好奇,只見他們在船中搗鼓著什么,過了不多久,兩人把傘給打了起來。
楊萬里抬頭一看,晴空萬里,也沒有下雨呀,于是就更加奇怪。所有的懸疑積到最后,楊萬里突然悟了孩子撐傘的用意,于是開懷大笑,寫下此詩以作紀念。

【經(jīng)典原文】
舟過安仁
宋代: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fēng)。

【條分縷析】
這首詩就是“誠齋體”一個很典型的作品,通篇沒有一個生僻字,甚至用典等種種方法都沒有用到,只是用這短短的28字,鋪陳了一個作者行舟路程上的趣事,寫的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所見所聞,其中表現(xiàn)出來的孩子的可愛和天真,也很有藝術(shù)感染力。
但是用28個字來寫一個故事,畢竟還是不容易的,所以作者對于這件事情的情節(jié),也有所挑選。
從第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直接跳轉(zhuǎn)到了自己領(lǐng)悟的結(jié)果,省略掉了兒童中間的行動,也省略了自己疑問和思考的過程。
這所有的疑惑,都隨著傘張開,風(fēng)吹舟動的場景而消逝了,而這個場景,作者也同樣沒有寫出來。
這樣的布局很聰明,也很自然,雖然只留下了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但是對于讀者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中間的深情都可以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zāi)X補出來,作者也在最后點明了自己的疑惑,這就是取材真實生活的好處,清新易讀,可揮灑的地方也多。

【顧無說】
這首詩很明顯的體現(xiàn)出楊萬里對孩童的喜愛之情,描寫他們的稚氣行為惟妙惟肖,對他們的聰明伶俐更是夸贊有加。
看見孩子這樣有創(chuàng)造性,充滿童趣的時候,自然是可愛的。就是不知道當他們化身“熊孩子”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楊萬里還能不能保持現(xiàn)在的心境呢?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99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