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生完孩子就仿佛是經歷了一場劫難,孩子出來后事兒還沒完,產婦身體的恢復和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項都是需要注意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產后月經的恢復問題了!

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其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產后究竟什么時候才會來月經呢?這個沒有絕對的時間,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能在滿月后就來月經了,晚的要到寶寶一歲后才會恢復月經。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根據子宮內膜組織形態來推測,可能在產后33~42天,卵巢就可以排卵了。如果媽媽沒有喂奶,月經通常在產后6~8周內會來。
研究資料顯示,沒有哺乳的產婦,有40%在產后六周恢復排卵。到了產后8~12周還沒有恢復排卵及月經的產婦大約占35%。
哺乳的產婦,在產后12周約有25%會恢復排卵與月經,大多數哺乳產婦通常要到18周才會完全恢復排卵機能。
不過,有時候很難在臨床上確定產后第一次月經的確切時間,少數產婦會在分娩后馬上會有少量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

產后月經異常的情況只要有不間斷陰道出血和閉經兩種情況。
●不間斷陰道出血由于產后的第一次月經通常是無排卵的周期,或是因功能不良的黃體誘導而產生的,而且,此時卵巢對于性腺激素的刺激仍不太敏感。
所以,像產后惡露一直滴滴答答流個不停、偶爾會有不定期的反復少量出血,或是還在坐月子期間即有類似月經來潮的出血等各種異常現象很常見。
如果能確定以前沒有服用過有抑制子宮收縮作用的食物或藥物,而且產后出院前的檢查也并沒有發現會引起產后出血問題等情況,可以在產后回診時咨詢醫生。

產后閉經的情況主要見于長期哺乳和產后大出血、感染所致的漢氏綜合癥。另外,體內泌乳激素過高也會抑制排卵而形成無月經。
分娩前,孕婦體內的泌乳激素濃度雖然很高,但是由于受到雌激素的影響,泌乳激素無法表現其作用。
在胎盤娩出之后,泌乳激素的作用因體內雌激素濃度驟減而加強。
一般而言,泌乳激素在生產兩周后才會恢復到孕前狀態。
但是,在哺乳產婦體內,泌乳激素不但維持在高于孕前的狀態,而且還因受到寶寶的吸吮的反應而增加。哺乳性無月經的低雌激素甚至可維持180天之久。因此,只要有哺乳,新媽媽的月經應該不會太早來。當然,不同人的差異性也很大,部分產婦由于哺乳時間過長,結果導致子宮內膜萎縮性閉經。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35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