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6-23閱讀(14)

一到夏季,市場上除了傳統(tǒng)的 盤式蚊香、電熱蚊香片、電熱蚊香 液、殺蟲氣霧劑、驅蚊花露水等驅 蚊產品外,還出現(xiàn)了一類號稱散發(fā) 100%自然香氣的驅蚊手環(huán)、驅蚊 貼產品。

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是指環(huán) 形、貼紙形式的驅蚊用品。驅蚊手 環(huán)一般佩戴在手腕、腳腕等處,驅 蚊貼可以貼在皮膚、衣服上。這些 產品外觀五花八門,驅蚊時間從幾 小時至幾天不等,價格從幾元到上 百元不等。
宣稱天然無公害得驅蚊手環(huán)

由于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并沒有國家標準,使得監(jiān)督抽查缺少依據(jù),導致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等產品一直處于監(jiān)管空白地帶。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對上海市生產、銷售和網店銷售的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開展了質量安全風險監(jiān)測。從檢測結果來看,驅蚊環(huán)、驅蚊貼 產品中可能含有的昆蟲驅避劑包括避蚊胺、驅蚊酯和羥哌酯,其中添加驅蚊酯的產品最 為普遍,含量最低為0.6%,有些產品中驅蚊酯的含量高達近10%。

廠商多宣稱其主要成分 為植物精油,是香茅、薰衣草、桉 葉、檸檬等天然植物提取而成,不 含任何殺蟲劑和化學成分,無毒無 害,適合野營、登山、垂釣、站崗 等多種場合,并且大多數(shù)標明適合 嬰幼兒或孕婦使用。
根據(jù)《農藥管理條例》,凡預 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 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化學合成劑或 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 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 制劑均屬于農藥管理范圍,必須經 過國家授權部門進行產品化學、毒 理學、藥效、環(huán)境生態(tài)等方面的檢 驗和試驗,確定其藥效穩(wěn)定,對人 體、環(huán)境無害方可生產銷售。
家用 衛(wèi)生殺蟲用品,例如盤式蚊香、電 熱蚊香片、電熱蚊香液、殺蟲氣霧 劑、驅蚊花露水等均屬于《農藥管 理條例》的管理范圍。驅蚊手環(huán)、 驅蚊貼產品是以預防蚊蟲為目的的 產品,應屬于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的范疇。
實際并未通過農藥登記

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的生 產企業(yè)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山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 這些生產企業(yè)均沒有通過農藥登 記,也無農藥生產批準證書,企 業(yè)規(guī)模和生產情況均無從考證。
國內外標準情況 GB 24330-2009《家用衛(wèi)生 殺蟲用品安全通用技術條件》是 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的國家強制性 標準,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均應符 合該標準的規(guī)定。
該標準規(guī)定了 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的有效成分使 用要求、毒性、有效成分含量及 允許波動范圍、藥效、熱貯穩(wěn)定 性等項目的要求,并且規(guī)定了盤 式蚊香、電熱蚊香片、電熱蚊香 液、殺蟲氣霧劑等重要劑型的有 效成分含量及允許波動范圍、熱 貯穩(wěn)定性等重要指標的檢驗方 法。

此外,GB/T 18416-2009《家 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 蚊香》、G B/T 18417-2009《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 電熱蚊香片》、GB/T 18418-2009 《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 電熱蚊香 液》、GB/T 18419-2009《家用衛(wèi) 生殺蟲用品 殺蟲氣霧劑》等一系 列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主要劑型的 推薦性標準,規(guī)定了家用衛(wèi)生殺 蟲用品的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目前,我國尚無相關國家標準 對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的質量進行 控制,僅僅依靠企業(yè)自行制定企 業(yè)標準來進行質量控制,這可能 導致市場上產品質量層次不齊。
驅蚊手環(huán)安全嗎?

基于避蚊胺等驅蟲成分對健康 的潛在風險,美國環(huán)保署建議兩 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得使用以避蚊 胺為有效成分的驅蚊產品;美 國兒科學會也建議一日使用不得 超過3次,不建議兩個月以下的 嬰兒使用。
加拿大衛(wèi)生部禁止銷 售避蚊胺含量高于30%的驅蚊產 品,并建議2~12歲的兒童使用 的驅避產品中避蚊胺含量應低 于10%,且一天不宜超過3次, 兩歲以下的兒童一天不宜超過1 次,6個月內的嬰兒不宜使用此 類產品。
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 對驅蚊產品的使用群體年齡、含 量等也有相關限制規(guī)定。
質量安全狀況 國內監(jiān)管情況 由于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 并沒有國家標準,使得監(jiān)督抽查 缺少依據(jù),導致驅蚊手環(huán)、驅蚊 貼等產品一直處于監(jiān)管空白地 帶。隨著傷害案例的不斷增加以 及媒體關注熱度的提升,監(jiān)管機 構開始采用風險監(jiān)測的手段來管 理。
國內檢測情況

上海市質量 技術監(jiān)督局對本市生產、銷售和 網店銷售的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 品開展了質量安全風險監(jiān)測。 采用GB 24330-2009《家用衛(wèi)生 殺蟲用品安全通用技術條件》標 準,對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的 避蚊胺、驅蚊酯、驅蚊醇等化學 驅蟲成分進行風險監(jiān)測。經檢 測,所有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樣品 均未進行農藥登記;13%驅蚊手 環(huán)、驅蚊貼樣品檢測出驅蚊酯, 如果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長期使用,會對身體健康帶來 安全隱患。
廣州 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對廣州市 售的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進 行了風險監(jiān)測,結果發(fā)現(xiàn)產品中檢出驅蚊酯、甲苯和二甲苯 等有害物質。
媒體報道情況

近幾年來,由于驅蚊手環(huán)、 驅蚊貼產品引起的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產品的安全隱患逐漸 顯現(xiàn)出來。特別武漢媒體報道:湖北棗陽市的 29名小學生,因佩戴驅蚊手環(huán) 陸續(xù)出現(xiàn)頭暈、惡心、腹痛、 紅腫等癥狀,被緊急送往醫(yī)院 治療。
據(jù)醫(yī)生介紹,孩子們臨床表現(xiàn)為輕微中毒。
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頻繁引 發(fā)的安全事件,引起了有關部 門對該類產品的重視。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欄目播出的《新型驅蚊產品隱 憂》報道了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 產品的質量隱患,引起了社會 的廣泛關注。 主要質量問題 本文對在實體店和網店購買 的100批次新型驅蚊產品,進行 了測定。測得兩批次產品中含 有避蚊胺,8批次產品含有驅蚊 酯,1批次產品含有羥哌酯。
從 檢測結果來看,驅蚊環(huán)、驅蚊 貼產品中可能含有的昆蟲驅避劑包括避蚊胺、驅蚊酯和羥哌酯, 其中添加驅蚊酯的產品最為普遍, 含量最低為0.6%,有些產品中驅蚊 酯的含量高達近10%,值得引起關 注。
生產違反法律法規(guī) 如前所述,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 是以預防蚊蟲為功能的產品,應該 屬于農藥的范疇,按照農藥產品進 行管理。根據(jù)《農藥管理條例》的 相關規(guī)定,所有農藥均應經過國家 授權部門進行產品化學性質、毒理 學、藥效、環(huán)境生態(tài)等方面的檢驗 和試驗,確定其殺(驅)蟲效果穩(wěn) 定,對人體、環(huán)境無害方可生產銷 售,經過臨時登記和正式登記等審 批手續(xù),取得農藥登記證和農藥生 產批準證書,其登記信息(包括農 藥登記證號、生產批準文號、產品 標準號)應印在產品的外包裝上。

驅避制劑是我國農藥劑型中的一 類,其中包括了驅蟲環(huán)(RL)、 驅蟲片(RM)、驅蟲紙(RP)等 劑型。然而,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 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均沒有經過農藥 登記和生產許可,不能證明其驅蚊 效果、安全性符合要求,違反《農 藥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均涉嫌違法 生產。
產品成分標識存在欺詐行為 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均號稱采 用天然原料、精油成分,不含任何 殺蟲劑和化學成分,對人體沒有任 何毒性。但是通過抽樣檢測,有超 過10%的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含有 避蚊胺、驅蚊酯、羥哌酯等成分, 與其標稱的純天然成分嚴重不符。

避蚊胺、驅蚊酯、羥哌酯均屬 于昆蟲驅避劑,對人體有一定的危 害風險。特別是避蚊胺在國際上 爭議較大,它從1965年開始被商品 化,并廣泛運用在驅蚊花露水、驅 蚊液等驅蚊產品中。然而,也有研 究發(fā)現(xiàn)避蚊胺對健康存在多種風 險,如會抑制乙酰膽堿酯酶,長期 接觸可能誘發(fā)神經系統(tǒng)性疾病;在 妊娠早期接觸驅避劑可能引發(fā)兒童 尿道下裂風險;會引發(fā)腦類疾病及 其他神經性疾病;與癲癇癥的發(fā)病 有關;會導致兒童全身蕁麻疹;會 對生物體的DNA 造成損害。
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通常與人體直接接觸并保持一段時間,如果消費者盲目相信 其完全無毒,整日佩戴,長期大量 使用該產品,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傷 害。

包裝標識誤導適用對象 大多數(shù)驅蚊手環(huán)、驅蚊貼產品 均將包裝和產品外觀設計得精致美 觀,吸引兒童的喜歡和注意,并 在包裝上寫明適用于嬰幼兒、兒童 或孕婦,并標注“可安心給寶寶使 用”“嬰童適用”“特別針對孕 婦、嬰兒設計”等字樣,宣稱適用 于嬰幼兒或孕產婦,并作為嬰幼兒 用品進行銷售。
目前,我國對于驅蚊產品是否 適用于嬰幼兒、孕婦等特殊人群并 無相關規(guī)定,也沒有針對嬰幼兒、 孕婦等特殊人群的驅蚊產品的分類 依據(jù)。因此,這些標識存在嚴重誤 導消費者的行為。如果消費者盲 目相信這類產品的標識,使嬰幼 兒和孕婦長期使用,將會對嬰幼 兒和孕婦造成傷害。
附:驅蚊手環(huán)驅蚊成分分析
?

(1)擬除蟲菊酯是一類化學合成菊酯的總稱, 具有高效、廣譜、速效性好、擊倒力強等特點,其 化學性質穩(wěn)定、殘效較長,廣泛應用于殺蟲滅蟲領 域,毒性普遍較強。
(2)避蚊胺(DEET)和驅蚊酯(BAAPE)是 目前使用最多的人工合成蚊蟲驅避劑,在我國均屬 于農藥的范疇。2004 年,美國國家職業(yè)安全與衛(wèi)生 研究所將避蚊胺列為致突變物質。目前研究數(shù)據(jù)表 明驅蚊酯毒性要小于避蚊胺。
(3)驅蚊手環(huán)中甲苯檢出率最高,研究表 明甲苯高濃度中毒時可發(fā)生腎、肝和腦細胞的壞死, 慢性中毒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如果 消費者長期使用含有甲苯的驅蚊產品必然會增加 風險。
(4)香茅油為常用的驅蚊精油,其主要有效成 分為香茅醛、香茅醇、香葉醇,驅蚊貼、驅蚊手環(huán) 等產品大多宣稱含有香茅油。從檢出情況可知, 驅蚊手環(huán)大多含有香茅油的主要成分,但由 于大部分產品為復合配方,同時含有多種植物精油, 因此導致不同產品中香茅醛、香茅醇、香葉醇的含 量范圍分布較廣。
植物精油雖然來源于大自然,但 是并不代表自然的東西就是安全的,精油經過富集 之后其中某些物質的濃度會大大增加,部分成分可 能對眼睛、呼吸道粘膜以及皮膚產生刺激,嚴重的 可能導致過敏。因此在產品中添加植物精油也需要 設定限量值,避免濫用植物成分帶來的風險。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19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