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東北解放初期被刺殺的抗日名將(豫東抗日英雄胡曉初)

東北解放初期被刺殺的抗日名將(豫東抗日英雄胡曉初)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7)

導讀1941年5月5日上午,豫東沈丘縣縣城上空。陰云密布,天昏地暗。沈丘縣的群眾、民教館的教師、學生、進步青年,還有地下黨中共沈丘縣委的領導,他們一大早就來到通....

1941年5月5日上午,豫東沈丘縣縣城上空。陰云密布,天昏地暗。沈丘縣的群眾、民教館的教師、學生、進步青年,還有地下黨中共沈丘縣委的領導,他們一大早就來到通往縣城監獄的主要大街上,要為一位共產主義戰士、抗日英雄送 行。

(新四軍四師二總隊總隊長、豫東抗日英雄胡曉初)

上午10時許,在10多名警察開路、100多名惡狼般的國民黨頑固派士兵端著刺刀左右監護、30多名國民黨特務、劊子手提著手槍押后的隊伍中,一位被五花大綁、腳帶重鐐的革命者,仍然精神坦然,面無懼色。在刑場上,他笑著對劊子手說:“伙計,活做漂亮點,別在眾人面前丟手段”。

在劊子手的槍口面前,他昂首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國民黨頑固派”、“抗戰到底”后慷慨就義。他就是新四軍四師二總隊總隊長(兼四團團長)、豫皖蘇邊區行政處副處長、豫東抗日英雄胡曉初,就義時年僅34歲。

1907年2月24日,胡曉初(原名悅明,化名普照、夏邑)出生于西華縣艾崗鄉都城崗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祖輩幾代人以農為業。他6歲人本村私塾讀書,12歲時他的父母相繼病故,跟隨哥哥胡悅士度日,繼續讀書深造。他性格豪爽、剛毅,敢作敢為,富有正義感,愛打抱不平。

(中共豫東特委書記、西華人民自衛軍參謀長 沈東平)

當時,西華一帶自然災害頻繁,軍閥混戰,盜匪叢生,貪官污吏、地主豪紳橫行鄉里,國事日非。青年時代的胡曉初對暗無天日的舊社會非常不滿,認識到要改變不合理的舊制度,一味守土抱舍是不行的。

于是他尋找進步道路,先參加毅軍,后參加奉軍。胡曉初因在奉軍期間作戰勇敢,屢立戰功,由士兵晉升為連長。胡曉初目睹舊軍隊官兵與土匪一樣,到處殺戮無摹,魚肉百姓,奸淫婦女,無惡不作,逐漸認識到:在奉軍當兵,找不到救國救民的道路,不是所要追求的理想之地。

1926年秋,他同本鄉的結義兄弟侯香山一起,秘密帶領惠林瑞、胡建亭等一排人槍返回“三崗”,并以此武裝為基礎,走村串戶,發動、組織群眾,很快拉起了一支50多名青壯年參加的農民武裝。同時,依靠群眾,把從民間和散兵游勇那里收集的槍支分散到親朋好友家里保管,統一使用。胡曉初鄭重地對鄉親們說:“我們農民武裝的槍支,是用來保護群眾、防范土匪的,誰也不能拿槍胡作非為?!?/p>

(新四軍四師二總隊副總隊長、豫東抗日英雄侯香山)

1926年冬荒,豪紳盤剝,民不聊生,很多貧民缺吃少穿。找胡曉初求助,他總是從自己家里拿出三五塊和七八塊鋼洋給他們維持生活。貧民金大成病故,家里無錢埋葬,胡曉初得知后讓人做了一口棺材送去,幫這家辦了喪事。鄰院哥哥家里牲口被人偷走,一家人哭得死去活來,胡曉初不聲不響地買了一頭驢送給他,全家人深受感動。

(新四軍四師二總隊副總隊長、豫東抗日英雄屈申亭)

胡曉初不僅為窮人分憂解難,而且對欺壓窮人的土豪劣紳,只要了解他們干出點惡事,就馬上找他們算賬,為貧民報仇出氣。西湖村反動保長劉學仁,霸占民婦,強占民財和土地,又殺人滅口。胡曉初得知后,立即派人將其處決。由于他主持正義,打富濟貧,投靠他的農民越來越多,不少青年踴躍參加他的武裝組織。

1927年初,胡曉初與侯香山商定,在陵頭崗成立了群眾性的自發組織“寨公局”,組建了一支70多人槍的農民武裝。胡曉初任隊長,侯香山任副隊長。他們帶領群眾,扒廟宇,筑寨墻,抗擊外來土匪的多次襲劫,保護了“三崗”一帶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中共豫東特委書記、西華人民自衛軍政治部主任 王其梅)

1927年秋,大桿土匪李老模,帶領匪徒500余人襲擊陵頭崗寨。胡曉初和侯香山等人面對來勢洶洶的土匪,毫不畏懼,他們帶領群眾各自分別把守一方,槍彈、磚瓦一齊上陣,與敵拼搏。激戰中,胡曉初額骨受傷,但他忍著劇痛繼續指揮群眾與匪徒戰斗,匪徒被打死30余人,其余狼狽逃竄。此戰使“三崗”人民的生命財產免遭一場浩劫。

1928年夏,竄擾數省的大桿土匪首領劉黑七(劉貴堂),帶領2000名匪徒騷擾“三崗”。胡曉初得悉后,立即組織群眾進行抗擊,劉黑七見勢不妙,倉皇逃跑。從此“三崗”一帶的人民更加敬重和擁護胡曉初、侯香山。當時在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胡曉初真英雄,磚頭瓦塊運上城。受傷不顧生和死,保衛人民得安寧。”在陵頭崗躲匪避難的老百姓,兌錢贈送給胡曉初和侯香山二人木刻匾各一塊,題為“除暴安良”“威望崇隆”。同時,許多村莊的窮苦青年積極要求參加他們的組織,胡、侯的武裝很快發展到200多人槍。

(中國人民解放軍豫皖蘇軍區副司令員兼豫東縱隊司令魏鳳樓)

胡曉初等人領導的武裝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引起了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極大恐懼和不安。1929年至1931年春,先后多次派兵圍剿胡家,燒毀房舍,搶掠家產,但均因廣大人民群眾的掩護和支持而使胡家老少免遭了災難。

一次,國民黨派一個師從扶溝來西華,圍剿胡曉初的農民武裝。因周圍幾十里都有胡曉初的眼線,一聽說國民黨軍隊來了,便主動跑去給胡曉初送信。胡曉初立即把人、槍分散隱藏,自己也安全離去,敵人撲了個空。

(中共特別黨員、西華人民自衛軍司令員、西華縣縣長楚博)

胡曉初并沒有因敵眾我寡及圍剿、鎮壓而心灰意冷,反而更加堅強。事后他重返故里,繼續發動組織群眾,把分散的人、槍再次集中起來。他還風趣地對大家說:“我是鐵人吃鐵刃,一鐵到底,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志更堅。為窮人掙飯吃,往我的腰里捅刀子,我也不怕?;钪团c官府對著干,死了就算!”

(三崗革命根據地、中共豫東特委指揮部舊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悍然出兵占領我東北三省。國民黨當局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祖國東北的大好河山全部淪入敵手。西華同全國一樣,軍閥混戰,兵匪搶劫,地主壓榨盤剝,人民群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胡曉初此時憂心如焚,他以寨公局武裝隊隊長的身份,立即向“三崗”周圍的群眾揭露日本侵略暴行,宣傳抗日主張。他說:“中國這么大個國家,卻受小小日本欺負,是個恥辱。凡是不愿受奴役的人們,都應團結起來,反對日本侵略?!痹趪y當頭的情況下,他更加積極地帶領自己的武裝,與地方官府斗爭,反對土豪劣紳的剝削壓榨,抗擊土匪的搶劫騷擾。

(張震、彭雪楓、吳芝圃、肖望東雕像)

1932年底,為了解決群眾子女上學難的問題,胡曉初又親自拿出洋30元,并動員親朋好友捐助,在陵頭崗辦起了西華縣修武區完全小學,使附近村莊的孩子們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和條件。恰在這時,曾任西北軍第三軍軍長的魏鳳樓(西華縣魏營村人)派其部下路巖嶺前來陵頭崗學校,并通過教師閻國?。返膶W生)引見胡曉初,了解其武裝發展情況,二人交談融洽,路巖嶺當即被邀為陵頭崗學校教師。

1933年6月,路巖嶺去張家口找魏鳳樓,匯報了“三崗”胡曉初等人及其武裝情況。此時,魏鳳樓不斷接受同盟軍政治部共產黨員沈東平的革命教育。魏鳳樓、路巖嶺交談中,邀沈東平參加,沈東平開始了解到西華縣的情況。

(中共豫東特委委員、西華縣縣委書記王子英)

1933年9月,同盟軍解散,路巖嶺回到許昌灞陵中學教書。

1933年深秋,中共中央北方局派沈東平到河南許昌、西華一帶組織抗日武裝力量。他先到許昌灞陵中學,找到路巖嶺,向路巖嶺詳細詢問了胡曉初等人的情況后,兩人一同來到胡曉初的家里。

沈東平與胡曉初一見如故,他爽朗地說:“聽說胡先生豪俠仗義,愛國衛家,廣交英雄義士。我是共產黨派來拜會胡先生的,咱們交個朋友好不好?”胡曉初先是一愣,隨之坦然大笑,連聲說:“好好好!想了多年的朋友今天找上門來……我求之不得。”

胡曉初很快又把侯香山、屈申亭等人召集在一起,向沈東平談了地方武裝發展情況。沈東平又向他們講述了中央蘇區共產黨和紅軍,團結農民開展武裝斗爭,以及組織窮人打擊地主豪紳等革命情況。特別是談到以他們三人的人馬和槍支為基礎,組織抗日武裝力量時,胡曉初等人深表贊同。胡曉初興奮地說:“過去我們整天沒有路走呀,將來咋辦呢?歸宿在哪里?你這一來給我們指出了光明大道?!?/p>

中共豫東特委普理學校第一期抗訓班

胡曉初等人經過與沈東平幾天的交談,思想覺悟都有了很大提高,開始悟出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才有出路的真理。胡曉初立即表示愿意跟著共產黨干革命。同時,胡曉初為自己取號為“普照”。在沈東平的思想教育下,胡曉初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折,為開展西華革命工作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不久,沈東平赴天津匯報,經中共北方局批準,決定開辟西華地區工作。沈東平重返西華,在“三崗”、屈莊一帶開展活動。胡曉初對沈東平以及來西華進行革命活動的其他同志,在生活上予以熱情關懷,在工作上予以掩護和支持,相互親密無間宛如兄弟。他的家成了共產黨在西華活動的秘密場所。

(1936年普理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合影)

胡曉初在黨的培養教育和幫助下,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為拯救民族危亡,救民眾于水火而積極活動。他樂此不疲地奔波在幾十個村莊,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不斷發展進步力量,向國民黨當局和地方反動勢力開展武裝斗爭。

胡曉初的行動更加引起國民黨官府的注意,他們雖不敢明斗,但暗地里卻告訴胡曉初等人。1934年春,國民黨河南省黨部特派員胡雨生(常駐西華)串通國民黨西華縣黨部,合謀控告胡曉初“通匪”。國民黨河南省主席劉峙下令通緝胡曉初等人,并親自派兩個團的兵力圍剿“三崗”和屈莊,再次燒毀了胡家的房屋和財產。沈東平事先把胡曉初、屈申亭及其家眷安全轉移到許昌(東門里王合聚家中)隱蔽,在許昌繼續開展革命活動。

(中共豫東特委普理學校遺址)

胡曉初應魏鳳樓的邀請,同路巖嶺一道前往山東泰山和魏鳳樓見面。魏鳳樓還邀請原在馮玉祥部下工作的共產黨員給胡曉初講馬列主義理論,讓胡曉初讀馬列等書,使胡曉初進一步受到馬列主義理論教育。

1935年春,胡曉初在共產黨的幫助支持下,重返“三崗”開展革命斗爭。他同侯香山、屈申亭自籌資金,重新恢復擴建了被國民黨破壞了的學校。同年冬又將陵頭崗小學改名為私立“普理小學”。普理,表面上是取胡曉初之字普照的“普”,其深刻含意在于普及馬列主義革命真理。

學校建立后,胡曉初任董事長,屈申亭、侯香山為董事,中共黨員、地下工作者王子英任校長。學校的改建,成了掩護共產黨開展革命工作的基地。學校公開提出“向工農開門”“貧苦子弟免費入學”等辦學方針。

(中共豫東特委紀念塔遺址)

胡曉初還以學校為立足點,秘密發展進步組織。先在學校成立了抗日民族解放少年先鋒隊(簡稱民先隊)、學生同盟會等。王子英為《學盟》題詞為“同踏上聯合戰線的我們”。同時還購買進步書籍,辦起了圖書室,讓學生和青年農民閱讀。在普理學校開辦的基礎上,先后又在麥莊、肖橫、朱灣、棗口、南凌等地辦起了8所“普理”分校,學生很快發展到800多人。這些學校的興辦,成了共產黨培養干部的搖籃。

1935年5月,共產黨又派施德生、施紀恩、栗在山、樊亞峰、王學武等資歷很深的干部到“普理”學校任教,開展地下工作。他們在胡曉初的熱情支持和掩護下,深入各村了解情況,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很快打開了西華工作的新局面。

在沈東平的寬厚、樸實、直爽性格的影響下,特別是他們不斷給胡曉初宣傳共產黨的主張,講述日本侵華與蔣介石不抗日專們反共的罪惡,使胡曉初進一步加深了對共產黨的認識,堅定了跟共產黨走的信心和決心。他積極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并常對沈東平說:“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怕,堅持抗戰到底!”

由于胡曉初思想感情有了很大的提高,真誠地接受了共產黨的主張。1935年春,經沈東平、路巖嶺介紹,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完成了他從一個舊社會富有庭出身的紳士和具有江湖義氣的壯士到共產主義戰士的重大轉變,終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他曾向黨表示:“只要我不死,黨叫我征東決不征西,愿用鮮血和生命來保衛民眾的利益!”

(中共豫東特委、西華人民自衛軍用過的大刀)

1936年10月,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經中共北方局批準,在西華縣頭崗普理學校建立了中共豫東特委。沈東平任書記,路巖嶺、王子英、胡曉初為委員。胡曉初分工負責軍事和統戰工作,王子英兼任中共西華縣委書記。

1936年11月,沈東平到天津向中共中央北方局匯報西華工作的開展情況,要求增派干部加強河南黨的領導力量。北方局領導安子文答復了沈東平的請求,即派劉子久、王其梅、劉聚奎、張曼萍、邱少山、劉作孚等人來河南工作。王其梅被分配到西華,任中共西華縣委書記,協助沈東平開展工作。

(西華人民自衛軍指揮部舊址)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根據中共河南臨時省工委關于“大力發展黨的組織,培養抗日干部”的請示,胡曉初同特委一班人,為盡快解決豫東地區缺少干部的問題,積極活動,認真籌備。1936年11月,在普理學校舉辦了第一批抗日干部訓練班。

胡曉初親自擔任抗訓班班主任,沈東平、王子英、王其梅、施德生、劉作孚等任教員。學習班歷時三個月,學員主要來自“三崗”、屈莊和西華縣其他村莊的青年農民和失學學生,共計20多人。沈東平、王子英、王其梅等人分別為學員講課。主要學習“國內形勢”“黨的基本知識”“蘇聯現狀”“游擊戰術”和“民族統一戰線”等內容,還教唱抗日歌曲。

在學習過程中,胡曉初經常到抗訓班看望大家,要求大家好好學習,鍛煉身體、時刻準備奔赴抗日前線,報效祖國。同時,他還熱心幫助學員解決具體問題,讓其安心學習。有一天,胡曉初得知有個同學衣不遮體,親自讓家人給這位同學做了一套衣服,又送給鋼洋(銀圓)10元,讓其安排家中生活。

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戰前動員會

胡曉初與王其梅等還不斷進行家訪,發現抗訓班學員或學校學生家中缺吃少穿的,就及時幫助解決。尤其對極困難的學員,還不定期的從學校發給他們補助糧,維持生活。通過訓練學習和學校的關懷幫助,抗訓班學員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后來多數學員成為共產黨的抗日骨干。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后,抗日局面發生了新的變化。胡曉初和王其梅按照特委的指示,親自組織帶領學生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國政策,到處張貼“打倒蔣介石”“反對日本侵略”等標語。西華和三崗一帶的群眾聽說捉住了蔣介石,人人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到處搬石磙、砸石碾、埋石磙(指介石),群眾的抗日熱情進一步高漲。

(新四軍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

在胡曉初的部署下,各村相繼建立了青年隊、壯年隊、姊妹隊、老頭隊、老婆隊、兒童團等群眾性的抗日團體。

1937年春,西華一帶鬧災荒,饑餓和死亡嚴重地威脅著西華人民,大多數農戶揭不開鍋。而地主豪紳、奸商不顧人民死活,囤積居奇,隨意抬高糧價,苛刻盤剝,造成了窮苦農民外出逃荒、餓殍遍野的悲慘景象。這就給共產黨進一步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帶來了阻力。胡曉初遵照特委關于“開展‘借糧’斗爭,救濟貧民”的指示,積極配合特委的同志,發動窮苦農民,開展奪糧斗爭。

2月7日(農歷臘月二十六日)夜,在王其梅指揮下,胡曉初、屈申亭帶領武裝,組織窮苦農民千余人,兵分數路奔赴馬莊、胡樓、郭莊、陸城、楊莊等地,強行打開大地主馬樂園、胡遜安等家的糧倉,當場將一百多石(一石約四百斤)糧食分給貧民。這一場奪糧斗爭,不僅拯救了窮人,而且也擴大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老百姓對共產黨感激不盡,說“共產黨真是為咱窮人辦事的,是大救星啊”!不少村莊的窮苦青年紛紛參加胡曉初的農民武裝。

(上將、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原新四軍六支隊參謀長張震)

為了加強武器裝備,胡曉初又派人從外地請來10多名技師,在都城崗成立了第3個造槍局,在不長時間內,制造“十子連”手槍和長槍300多支。同時又發動群眾,自造土槍、土炮,年余造土槍、土炮1200余支,手榴彈1900余枚。

中共河南省工委負責人劉子久分別在1937年4月和6月,兩次從省委和杞縣來西華檢查指導工作。當劉子久聽了胡曉初、王其梅匯報工作開展的情況后,非常滿意,高興地說:“你們的工作開展得很好?!?/p>

(新四軍游擊支隊、第六支隊副司令員吳芝圃 )

“七七事變”后,在中華民族處于十分危急的形勢下,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驅逐日軍,救出中國,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號召。中共豫東特委積極響應,立即成立了西華抗敵動員委員會。沈東平與胡曉初等人商議,讓王子英任動員委員會秘書,做好抗日救國斗爭的宣傳發動工作。沈東平、胡曉初又根據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利用國共合作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對國民黨第七專區各縣官員、愛國軍官、開明紳士、民主人士及駐地友軍的統戰工作,爭取和團結一切力量,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新四軍四師紀念館

胡曉初緊密配合沈東平對西華縣縣長楚博開展團結爭取工作。楚博是河南省滎陽縣(今滎陽市)人,有愛國思想。1937年底,正值西華抗日救亡運動高漲之際,楚博擔任西華縣縣長。沈東平與胡曉初設法多次同楚博相見,熱情交談。楚博說:“我從洛陽到西華,一路上看不到抗日的動靜,死氣沉沉。一進西華境內,好像兩個天地,親眼看到全縣轟轟烈烈的抗日形勢,到處聽到抗日的呼聲和歌聲,對我啟發和鼓舞很大?!?/p>

胡曉初、侯香山邀請楚博到“三崗”視察和指導工作。楚博聽了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政策和主張,參觀了“三崗”和屈莊舉辦的抗日干部訓練班和組織起來的自衛隊、姊妹隊、兒童團等群眾性的抗日團體,受到很大教育,表示愿意與共產黨合作,同心協力,拯救祖國。不久,楚博就在縣城黌學連續辦了兩期抗日干部訓練班,中共豫東特委派人主持,培養抗日骨干近700人。后來這些人大多成了豫東地區的主要領導骨干。

(中共豫東特委烈士沈東平、胡曉初、屈申亭、侯香山后代合影,左一為胡曉初女兒胡雪林)

從此以后,楚博堅信只有與共產黨真誠合作,才能救國救民,因此他把沈東平聘為他的私人秘書。在沈東平的支持下,他又以縣政府的名義,把原不積極抗日的區長全部革職,委托共產黨員當區長。同時,他還撤掉一部分破壞抗戰、消極抗日、腐化墮落、貪生怕死的聯保主任和保長。從此,西華縣縣、區、聯保的政權全為共產黨所控制。

胡曉初按照沈東平的指示,與魏鳳樓(魏在同盟軍失敗后,于1937年返回西華縣衛營村老家閑住。他與沈東平在西北軍時有過交往,與胡曉初也很熟)取得聯系。胡曉初見到魏鳳樓,推心置腹地說:“我來是想讓您出面,聯合抗日共同戰斗?!蔽壶P樓欣然答應,并說:“我魏鳳樓回到家鄉,吃家鄉飯,喝家鄉水,就得給家鄉人民做好事,誰欺負鄉親們,我就揍誰。大敵當前,匹夫有責,我是一定要干的?!焙髞恚谔匚I導下魏鳳樓積極投入了抗戰,并把自己存放的槍支、彈藥和軍需品裝了三馬車,送往陵頭崗交給了黨組織,為組建西華部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37年秋,根據特委指示,胡曉初與侯香山等在西華縣城做團結爭取西華縣商務會長高子仁、胡民英,三民醫院院長李翠如等人的工作。這些人在縣城都有一定影響,把他們爭取過來,對共產黨的工作十分有利。胡曉初從續家譜入手與胡民英拉上了關系,并經常與他們接觸。給他們講“大敵當前,團結抗日,不當亡國奴”的道理。經過多次交往,他們表示愿意共同抗戰,為抗日出力。后來,胡民英、高子仁等組織商務界人土,籌集資金支持抗日。三民醫院也積極為抗日戰士看病,熱心診治,不計報酬。

胡曉初還十分注意爭取和團結當地國民黨駐軍官兵的工作,經常向他們宣傳統戰政策,聯合起來共同抗日。國民黨駐守河防部隊的原東北軍一○五師,有一個營駐扎在紅花集,還設有一個彈藥庫。一連連長胡蘭亭打籃球,曾請豫東特委委員路巖嶺前往指教,與路巖嶺早有交往。

(以中共豫東特委故事打造的《三崗烽火》舞臺劇演出劇照)

1937年秋,胡曉初親赴胡蘭亭連駐地,以續家譜、排輩分為由與胡蘭亭拉在了一起,和他促膝談心,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揭露日軍侵華罪行,從而激發了胡蘭亭的抗日愛國熱情。胡蘭亭要求胡曉初派人給他連戰士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胡蘭亭也向戰士宣傳共產黨“收復失地,打回老家去”的主張,從而建立了感情,密切了關系。胡蘭亭曾多次派人把庫存的槍支、彈藥送給胡曉初。統戰工作逐步由連發展到營、團、師。胡曉初還不斷組織球隊同他們比賽,并邀師長趙毅參加,還請趙毅到普理學校給師生講話。時間久了,彼此間相處十分友好,師長趙毅主動贊助學校法幣10元。

1937年12月盧溝橋事變后,為抗日救國,根據省委大力培養干部,擴大領導力量的決定。1937年12月,中共豫東特委在普理學校舉辦第二期抗日干部訓練班,胡曉初擔任訓練班主任。為辦好這期訓練班,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辛勤奔波。為籌集資金,胡曉初賣掉自家的1200畝土地,將土地款全部交給黨組織,解決了訓練班經費困難,保證了訓練班于12月27日順利開辦。

這期訓練班學員達300多人,其中侯洪軍(艾崗鄉陵頭崗村人,曾任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副司令員)、蔚錦茂(艾崗鄉潘北村人,曾任軍黨委政委、軍紀委書記)。此后在普理學校舉辦抗日干部培訓班和農民夜校,學員來自扶溝、鄢陵、臨潁、商水、周口、淮陽等縣和西華各地,還有淮陽師范、淮陽三中和淮陽成達中學的100多名學生。在學習的一個多月時間內,重點學習了“中國革命運動史”“社會發展史”“游擊戰術”?!翱谷站葒缶V領”“民族統一戰線”等內容。

訓練班開班典禮時,胡曉初親自到場給學員作了關于努力學習,提高認識,團結抗戰,為民族解放事業而斗爭的動員報告。學習期間,他又到訓練班給學員講軍事課,與學員談心,并帶領學員搞軍事操練,同時還在學員中發展黨員21人。

(原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張愛萍的題詞)

訓練班學習結業時,胡曉初要求學員積極工作,認真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學員結業后,大部分分赴西華城、鄉,宣傳抗日救國,刷標語口號,演抗日劇目,教抗日歌曲,所到之處,深受群眾歡迎。

隨后,沈東平、胡曉初等特委一班人商定,從學員中挑選部分骨干分赴各地,全面開展訓練工作。豫東地區各種訓練班迅速興辦起來,規模之大,期數之多,人員之廣,可稱得上是華中的典范。

1938年初至1939年底,豫東特委先后在西華的“三崗”、城關、西湖、棗口、西夏亭、潘崗、龍池頭、屈莊、肖橫、紅花集、寇寨、薛那、聶堆等地和扶溝、鄢陵、淮陽、商水、沈丘、鹿邑等縣,總共舉辦抗日軍政干部訓練班、青年訓練班、黨員訓練班、支部書記訓練班、聯保主任、保長訓練班等40多期。先后培養青年學生、小學教員、少先隊干部、抗日宣傳員、青年團干部、抗日武裝干部、支部委員、區長、聯保主任、保長等各種人員4400多人,為開展豫東敵后游擊戰爭作了組織上和干部上的充分準備。

胡曉初和豫東特委的同志們為培養革命力量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艱辛的勞動,為抗日救國無私地奉獻了他自己的家產和田園。豫東特委所在的三崗革命根據地當時有“小蘇區”、“小延安”、“小竹溝”之稱(竹溝當時為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

1938年1月4日彭雪楓《關于人員武器情況致毛澤東等電》中“......五、西華胡曉初部(指以胡曉初任司令員的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第一支隊)五個大隊,人員1500,步槍略同,輕機槍六挺,現在西華......”

(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游擊支隊向西華挺進)

同時,胡曉初還讓自己的女兒胡雪晴參加抗訓班學習,參加宣傳隊搞抗日宣傳。還指派女兒配合沈東平的愛人朱競仙做好婦女和兒童工作。他們在逍遙鎮以幼兒教師的身份,深入村戶發動婦女,教育兒童,采取家訪的形式與婦女一起邊干活邊宣傳共產黨抗日主張,講解只有消滅日本侵略者,中國婦女才能解放的革命道理。他們組織姊妹隊、姐妹團,教唱抗戰歌曲。還舉辦婦女識字班,通過讀書識字,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她們還自編了一些簡單易唱的抗日歌曲,如“小搟杖,兩頭尖,打倒日本和漢奸。日本是咱的大敵人,漢奸是咱的心腹患,全國大眾一條心,堅決把它消滅完”。

1938年春,豫東一帶災荒不減,國民黨省政府勾結官商派人到周口搶購糧食,造成糧價上漲。胡曉初了解到這些河南官商共在周口一帶搶購17船糧食,由周口沿賈魯河北上,經西華、扶溝運往新鄭,再轉運陜西高價販賣。胡曉初立即和特委同志商量研究,決定武裝截船,把這批糧食給奪下來。

賈魯河兩岸有國民黨河防駐軍把守,截糧有一定困難。為順利奪回糧食,特委決定:兵分三路,統一指揮,統一行動。一路由特委委員路巖嶺出面,與國民黨河防駐軍某連連長胡蘭亭做說服工作,讓其給予配合;二路由胡曉初帶一部分武裝和貧民去下郭橋至馬莊河段,阻截上游糧船;三路由屈中亭帶一部分武裝去馬莊至龍池頭河段,攔截下游糧船。在胡曉初、屈中亭的指揮下,不到1個小時,車拉人背,17船糧食截運完畢。這時胡蘭亭也帶部隊在遠處對天鳴槍,應付了事。

胡曉初等人曾先后截獲糧食共有58船,截獲的糧食一部分留抗訓班食用,一部分賑濟貧苦群眾。截糧斗爭的勝利,大大鼓舞了群眾的抗戰熱情,進一步提高了共產黨的威望。

1938年春,日軍瘋狂進犯中原,豫東形勢緊張,開封告急,西華、周口成為抗日第一線。中共豫東特委在“三崗”和屈莊召開了3天擴大會議,縣長楚博(中共特別黨員)也參加了會議。會上栗在山傳達了中共中央和河南省委關于“豫東淪陷后,發展壯大武裝”的指示,并根據上級指示作出了兩項重要決定:一是迅速建立西華人民抗敵自衛團;二是抓緊改造舊政權。

(新四軍游擊支隊向西華進軍途中張貼抗日標語)

按照特委意見,楚博以縣政府的名義,撤掉四個不積極抗日的區長,先后任命魏鳳樓、胡曉初、屈申亭、侯香山為一、二、三、四區區長。胡曉初兼任二區(聶堆)區長,魏鳳樓任一區(城關)區長。6月魏鳳樓調扶溝任縣長,胡曉初接任一區區長。胡曉初在一、二區任區長時,遵照特委會議精神,利用合法地位,積極開展革命工作。

為便于開展革命工作,胡曉初還把區委、區政府的工作人員和部隊武裝分成兩套人馬:一套以區委書記為主成立抗敵動員委員會,組織抗日宣傳隊,深入區直單位和鄉村,發動群眾,舉辦訓練班,宣傳抗日救國。一套由胡曉初帶領武裝人員深入各村,宣傳共產黨“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抗日”的方針。分化瓦解敵對勢力,團結大多數群眾共同抗日,打擊頑固派,盡快組織壯大武裝力量。同時胡曉初還特別強調“人員要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但任務目標一致。定要緊密配合,協同作戰。誰拉斜套,當受處置”。他開辟新區的指導思想和做法曾被特委采納推廣,對外區的工作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豫東特委組織擴大抗日武裝,缺乏武器和軍餉。胡曉初就號召地主豪紳拿出糧款,作為抗日費用。當時,西華有個外號叫“許二麻子”的豪紳家產萬貫。胡曉初派人把他請到區里,曉以抗日大義,動員許捐助抗日。在胡曉初的努力下,許很快做好2000套軍衣,2000多條棉被,還買了近5萬發子彈。

胡曉初還與屈申亭、侯香山商定,各派一個武裝小分隊,深入農村,向地主豪紳征集抗日糧款。僅西華縣一區、二區就捐鋼洋16000多元,手槍100多支,子彈10000多發。他們還到扶溝等地打土豪,抓漢奸,收繳過往奸商的稅款等。

通過斗爭,廣泛發動了群眾,壯大了武裝力量,有力地打擊了頑固派破壞抗日的囂張氣焰。

(杜崗會師后,新四軍游擊支隊在西華縣境內過新黃河東進)

胡曉初還讓屈申亭、侯香山等人,利用本鄉本土的優勢,號召和動員各區的開明地主紳士“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糧出糧,支援抗日”,并各自以所在區政府的名義向各聯保征集人、槍和彈藥。在他們的號召下,當時不少開明紳士積極捐糧、捐款、捐槍,支援抗日。各聯保也積極響應,動員進步青年參軍參戰,大量地征用地主看家隊的槍彈。在不長的時間內,全縣迅速組織起3000多人槍的抗日武裝。當時“三崗”有1000多青年參加部隊 (后來有一部分擔任了部隊的主要領導)。

1938年5月,以4個區的武裝力量為基礎,正式成立了“西華人民抗敵自衛團”。下轄4個區團。楚博任司令,沈東平任參謀長(實際是政委),王其梅任政治部主任,魏鳳樓、胡曉初、屈申亭、侯香山任副司令兼一、二、三、四區團司令。

同年6月,特委決定:由胡曉初牽頭對西華部隊進行整編,番號改為“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當時西華部隊已發展到6000人槍,魏鳳樓調任扶溝縣縣長,帶走700多人槍,開辟扶溝工作。后又支援蕭望東先遣大隊100人槍,地方還留一些人槍,整編后全軍還有3000多人槍。由原四個區團合編為3個支隊,每個支隊轄3個大隊,每個大隊轄3個中隊。每個中隊轄3個分隊,每個分隊轄3個班。全縣擁有迫擊炮2門,輕重機槍15挺,步槍3400多支,手槍800余支,軍馬90多匹,還有手榴彈、土炮等,已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且有較強戰斗力的抗日武裝。

胡曉初在組建和整編西華部隊工作中,認真負責,晝夜操勞,作出了重大貢獻。通過整編,楚博、沈東平、王其梅仍擔任原職,胡曉初、侯香山、屈申亭任抗日自衛軍副司令另兼一、二、三支隊隊長。為了加強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自衛軍從成立到1939年初,先后發展共產黨員380多人,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和政治思想工作制度。支隊建立了黨總支,大隊建立了分支,中隊建立了黨支部,分隊建立了黨小組。從支隊到分隊都配備了政治工作人員。僅胡曉初的一支隊就有黨總支1個,黨分支3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24個,黨員160多人。

(新四軍游擊支隊挺近敵后,開辟豫蘇皖抗日根據地)

1938年6月初,日軍大舉進犯豫東,蔣介石置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于不顧,于6月9日突然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滔滔黃水一瀉千里。頓時,西華80萬畝土地,700多個村莊被淹沒,14萬間房屋被沖倒,15000余人喪命,3.2萬頭性畜淹死,14萬多人流離失所,到處乞討。

根據特委“迅速組織群眾積極開展抗黃搶險”的指示,胡曉初挺身而出,立即帶領干部和工作人員投人了抗黃搶險的戰斗。他扶老攜幼,只身奮力搶救,并組織小船、木筏把災區的群眾送到沙頻河南岸的非災區,妥善給予安置。同時,胡曉初還指示地方工作人員,發動群眾,千方百計開展生產自救。胡曉初慷慨解囊,個人拿出資金1000多元,小土車20輛,派專人去信陽購買稻種和口糧,分給農民播種和食用。胡曉初的行動既贏得了民心,又穩定了軍心。

1938年7月4日,彭雪楓在《望急派大批干部應付發展局面①》中講到:“......又豫東之西華民眾運動,做得極好,男女老少均有組織,一聲呼喚,即可集合武裝力量之脫離生產者約計7000人,槍支彈藥齊全,并在我黨絕對領導控制之下......”

1938年7月10日,,彭雪楓《關于河南省武裝情況及工作部署致朱德等電》“......目前豫省在黨領導下的武裝力量如下:(一)豫東西華縣因統戰工作一般的成功及繼續開展,使西華及其鄰縣群眾能迅速組織和武裝起來。西華有槍彈齊全,并配有機槍、迫擊炮,在黨領導下之武裝3000人。全縣民眾均已分別組織少先隊、兒童團、老少指導團、婦女姊妹[團〕等等。堅壁清野很好,各種工作亦略具邊區規模。祥〔該〕縣四個區長,三個是同志,另一區長及縣長均同情于我者。曾任西北軍軍長魏鳳樓,現任該縣區長(近調并[任〕扶溝縣(縣長),近入黨)......”(三個區長分別為胡曉初、屈申亭、侯香山)。

7月中旬,按照中共河南省委關于“西華迅速派一些武裝支隊到敵人后方各地打游擊去”的指示,中共豫東特委研究決定: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分兩批東渡新黃河,挺進睢杞太配合蕭、吳部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胡曉初和沈東平等人率領1500多人槍,從西華經太康,轉戰睢縣平崗一帶。他帶領部隊,身先士卒勇征善戰,緊密配合兄弟部隊,幾次與日、偽、頑軍作戰,先后殲敵300余人,沉重打擊了日軍侵略者,保護了睢杞太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激發了豫東人民抗日的熱情,為睢杞太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8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書記黃崗(朱理治)在給長江局的《中共河南省委綜合工作報告》中提到:“關于豫東工作......并令西華縣長及胡曉初派員配合杞縣游擊隊收復太康縣城,計三路出兵,西華縣長領一部分,胡曉初率二千為主力,魏鳳樓從扶溝亦出兵一千作為一路,三路包圍太康縣城。日軍用假兵假炮被人識破早已開走,只留一部分偽軍守城,當被解決。據交通來云:胡曉初業已率部東取柘城......”

1938年7月中旬,西華部隊應吳芝圃要求,經特委同意,由屈申亭、王學武率1000余人到杞縣同吳支隊、蕭大隊會合,在睢杞太地區繼續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另一部分經過短期整訓,奉命由胡曉初、王其梅等率領,返回西華休整,迎接彭雪楓部隊的到來。不久,吳、蕭、屈也率部隊返回西華休整。

1938年8月19日,彭雪楓《關于豫東地方武裝情況

報毛澤東電》“......2、西華第一區區長胡嘵初(黨員)率領之西華游擊第一支隊,人槍1200。3。西華地方武裝(脫離生產者)1000余名....”

張震《東征之前我與雪楓同志在竹溝的戰斗歷程》中“......9月29日,我們在竹溝舉行誓師大會......以每天六、七十華里的速度很快進入西華縣境,在杜崗與吳芝圃、肖望東部匯合,并得到西華縣長楚博與西華自衛軍和黨領導的武裝胡曉初、侯香山、屈申亭等的支援?!?/p>

(三崗烈士后代參加西華縣《三崗烽火》舞臺劇演出現場)

1992年10月,劉尚文在《杜崗會師側記》中記載:“......為什么要選在杜崗會師?

杜崗位于西華城北七八華里的地方,座落在新黃河的西岸,與敵占區僅一水之隔,是東進的前沿,又是一個穩固的抗日基地。西華縣在大革命失敗后就建立了中共西華縣委。1933年,北方局派沈東平到許昌、西華等地恢復、發展黨組織,形成了以西華三崗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建立了中共西華中心縣委、豫東特委。抗戰爆發后,以農民武裝為基礎,挑選傾向革命、意志堅定之骨干分子,組成西華人民抗日武裝,舉辦黨員骨干訓練班、抗日干部訓練班,掌握了西華縣、區、聯保政權。將紅軍游擊隊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人民武裝,在缺乏正規軍支援和配合的條件下孤軍作戰,抗擊日偽軍的進犯,打破了敵人南下西進的計劃。因此,游擊支隊到達杜崗后,可得到我黨近6000人槍武裝的保護,保障安全會師整編。

西華群眾基礎好,群眾覺悟高,各種工作略同邊區規模。少先隊、兒童團、婦女隊、姐妹隊和抗日救國會等群眾組織應有盡有。游擊支隊可得到人民群眾無私的支援,一切補充,包括人、槍、糧秣、經費、彈藥等,皆可解決。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彭雪楓、張震率部到達西華杜崗后,得到了一定的補充,元氣大增,部隊發展壯大起來。”

10月10日,彭雪楓率300多名武裝人員從確山竹溝(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來到西華,在杜崗與吳芝圃、蕭望東和西華的部分武裝會師,組成新四軍游擊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彭雪楓又在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司令部所在地(原西華縣城洋堂寺街縣立小學、現縣委黨校),親自主持召開了中共豫東特委會議,重建中共豫東特委。胡曉初仍任特委委員。

1939年12月11日,西華部隊正式改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后改為六支隊)二總隊,下轄四、五兩個團。胡曉初任二總隊總隊長,兼四團團長。侯香山任二總隊副隊長兼五團團長。向明為政治委員,方中鐸為政治部主任,王學武為副主任。

國民黨頑固派對西華部隊的發展非常害怕,妄圖吃掉西華部隊,破壞抗日根據地。1939年初,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下令,將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改編為第一戰區自衛軍第七路。一是撤銷了愛國抗日的淮陽專區專員劉莪青的職務。二是誘騙中共特別黨員、西華部隊司令、縣長楚博前往洛陽,并于1937年11月17日將楚博殺害于西安。三是改編西華部隊。胡曉初與豫東特委一班人為了顧全大局,維持豫東抗日局面和西華這塊革命根據地,根據中共河南省委指示,西華部隊暫時接受改編。改編后,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指令龐國鈞(后為劉莊甫)任司令,胡曉初等人為副司令。

(參觀團人員在中共豫東特委紀念塔)

劉莊甫視抗日愛國志士為仇敵,千方百計進行破壞。他派特務明察暗訪,探聽部隊動靜,排斥共產黨干部。胡曉初及時識破了敵人“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陰謀,對劉莊甫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公開對劉莊甫提出質問:“我是個大老粗,他們都走了,叫我怎么辦?你要拆我的臺嗎?”在胡曉初的責問下,劉卻假惺惺地說:“沒有此事,你想錯了?!?/p>

不久,劉莊甫又追問胡曉初部隊講課的內容和大街書寫標語的事情,胡曉初據理反駁:“上課講的是軍事知識、軍隊紀律、抗日政策。街上是用紅土刷的抗日標語,這樣做既宣傳了抗日,又節約了開支,有何不好?”一席話說得劉莊甫張口結舌。

劉莊甫一計不成又生一計。5月底,他借口河防吃緊,強令西華部隊到周口駐防。西華部隊到達周口后,劉莊甫對胡曉初等人進行拉攏收買,但胡曉初義正詞嚴地說:“我們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有領導、有組織、有紀律的部隊,想用金錢收買威脅恐嚇等手段,都是辦不到的?!?/p>

劉莊甫還派遣特務、奸細、政治流氓混進部隊,刺探軍情,挑撥軍民、官兵關系,進行破壞搗亂。他自己還以司令員身份親自搞突然襲擊,闖入部隊探聽部隊動態。為了和共產黨爭奪領導權,他還陰險毒辣地派連排以上干部到洛陽“受訓”。

面對劉莊甫的百般挑釁,胡曉初等同劉莊甫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為使部隊取得群眾的廣泛支持,胡曉初嚴格要求部隊認真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重申不打人,不罵人,不調戲婦女,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買賣公平,借物要還,損壞賠償,違者處置。他經常組織官兵幫群眾修繕房子、擔水、掃地,動員部隊幫助老百姓收麥。

(艾崗老區青少年在中共豫東特委紀念塔前接受紅色教育)

有一次,胡曉初帶著部隊排著整齊的隊伍,拿著鐮刀到地里幫助群眾收麥。可群眾誤認為是搶他們的麥子,擔心害怕,老遠就躲開了。后來他們看到胡曉初的部隊是幫他們收麥的,而且把麥子收得又快又好。戰士們休息時間還向群眾宣傳抗日救國主張,群眾才知道這不是偽軍和土匪,便熱情地送茶送飯,軍民關系極為密切。

胡曉初還十分注意斗爭策略,積極的同駐地友鄰軍隊搞好關系,團結多數,孤立和打擊頑敵,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從而挫敗了劉莊甫挑撥離間、孤立西華抗日部隊的陰謀。

對劉莊甫派進部隊的人員,胡曉初采取能教育爭取的辦法,教育爭取過來一道抗日,爭取不過來的就設法攆走。

為防備劉莊甫突然闖入部隊,胡曉初就派人事先在黑板上寫好學文化、學軍事等內容進行對付。劉莊甫一來就向他講學文化的情況,等劉莊甫走后,部隊又繼續向戰士講解共產黨的革命主張,揭露劉莊甫的陰謀,時刻使戰士提高革命警惕。

為避免劉莊甫解除部隊的政工干部和外地干部,胡曉初采用外地干部名字不入冊,政工人員職務一律改為參謀、書記員、文書等辦法,掩護共產黨的政工干部。胡曉初說:“雖然名冊上職務變了,但在軍隊內部仍行使原來職權,照樣做好政治思想工作?!?/p>

劉莊甫還以派人前往洛陽“受訓”的借口,借機拉攏腐蝕部隊的同志。胡曉初就提前挑選最可靠的同志,并組成中共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在洛陽“受訓”時照樣過組織生活。這樣一來,部隊不但沒有被劉莊甫控制、掌握,反而使廣大官兵更加認清了國民黨假抗日、真反共的反動本質,燃起了抗日反頑的怒火,堅定了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

為徹底消滅西華部隊,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幾次致電劉莊甫,調西華部隊去舞陽“整訓”。在此關鍵時刻,中共河南省委派向明任中共豫東特委書記,前赴周口傳達省委指示。胡曉初和豫東特委一班人遵照省委關于“部隊必須東進抗日”的指示,及時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一致認為:調第七路去舞陽整訓的真實目的是吃掉這支抗日部隊。于是決定:一方面盡量拖延時間派人到舞陽打探消息,一方面積極準備突圍東進,與彭雪楓部隊會合,開展游擊戰爭。

(2021年2月16日中共豫東特委紀念館奠基儀式)

當劉莊甫與胡曉初交談去舞陽“整訓”一事時,胡曉初挖苦地說:“感謝專員對我們的關懷!”并向劉莊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是天氣冷,要提前發給部隊棉衣;二是盡快補充槍支彈藥。狡猾的劉莊甫對胡曉初提的要求表面予以答復,但暗中卻派密探齊勝亭監視胡曉初等人的行跡,窺探部隊的動向。胡曉初和特委同志及時察覺了這一情況,當機立斷,派人將齊秘密處決。

在特委的直接指揮下,胡曉初也給劉莊甫玩了一手。12月初的一天早晨,胡曉初等率領著西華部隊,由周口開始向舞陽進發。劉莊甫看到西華部隊已上他的圈套,平時陰森可怕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獰笑,并且趾高氣揚地親自督陣。

第一天,部隊向西行走30余里,到達張莊一帶,太陽還很高就宿營了。劉莊甫對此很不滿意,便以司令身份責問胡曉初:“我的命令是走60里,才走30里怎么就不走了?”胡曉初應付說:“部隊在周口住了半年多,腳腿沒有經過鍛煉。第一天走60里,腳上磨了泡,第二天就走不動了。今天少走一點,明天多走一點。再說香山的三支隊今天在周口還沒行動呢,我得等等他呀!”

第二天部隊向西又行30多華里,中午就安營扎寨了。劉莊甫原以為下午還要繼續西進,后來看到部隊并無動靜,覺得情況有變,心里甚為不安。到了傍晚,在一間屋子里他與胡曉初、侯香山談判,屋內唇槍舌劍,屋外戒備森嚴。

劉莊甫:“聽說部隊不愿行動了?”

胡曉初:“聽說上邊要整編我們這個部隊。”

劉莊甫:“沒有這事,沒有這回事?!?/p>

胡曉初:“我們有情報?!?/p>

劉莊甫:“你們應該相信我,如果有事,我愿與部隊共患難?!?/p>

胡曉初:“就怕到時候專員也擔當不了。”

劉莊甫:“你們不相信我就不好辦嘍!”

胡曉初:“并非我們不相信,而事情本來就是如此!”

這時劉莊甫狡猾地說:“你們不要激動,有話慢慢說嘛!”

胡曉初冷冷地笑道:“劉專員不信我們的話,那只好請路參議(共產黨員路躍林)進來了!”

(2021年2月16日中共豫東特委紀念館奠基基石)

第七路參議路躍林應聲走進房里說:“胡、侯兩位副司令叫我先到舞陽去打前站,安排休整之事。我到舞陽,上邊說沒有準備。又說在魯山整訓,我又跑到魯山,那里也沒有整訓的準備,只駐著很多軍隊。我接洽不上,只好回來了?!?/p>

一陣沉默之后,劉莊甫還繼續欺騙說:“他們可能等部隊到后再整訓準備,你們不要懷疑?!焙鷷猿蹩磿r候已到,不想再給劉莊甫磨蹭下去了,就站起來嚴厲地對劉莊甫說:“我們要抗日,要專員帶我們東去抗日!”侯香山也站起來,不耐煩地大聲說:“調我整訓是假,欺騙俺們是真,你不要再騙我們了!堅決擁護劉專員帶我們去抗日,誰不跟專員東去抗日,就叫他吃槍子兒!”

劉莊甫一聽膽戰心驚,臉色驟變。他生怕胡曉初等人將他帶走,就戰戰兢兢地說道:“你們一定要東去抗日,我也阻擋不了。不過走時,要發一個電報罵我,罵得越狠越好,我好交待?!?/p>

由于胡曉初、侯香山有理、有力、有節地堅持斗爭,狡猾、陰險的劉莊甫終于被治服了。胡曉初并且對他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部隊東進后,三天之內不準向上報告;二是不準派兵攻打;三是保證部隊家屬在周口的安全順利轉移。迫于胡曉初等人的理直氣壯,劉莊甫也不得不同意。

第三天深夜三時許,胡曉初等人向部隊作了簡單動員,甩掉了劉莊甫,率領部隊調轉頭來,以急行軍的速度東進。沿途與敵人幾次激戰,擊潰了國民黨頑軍馬彪騎兵的尾迫,殲滅國民黨頑軍百余人,搶渡了新黃河。繞過了地方保安團隊和紅槍會的干擾破壞,打退了國民黨頑軍側襲和堵截。經過10多天的長途跋涉,行程500多華里。在特委的直接領導下,胡曉初、侯香山等人終于把西華部隊帶到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勝利與彭雪楓領導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會合,受到豫皖蘇邊區黨政軍領導和全體戰士的熱烈歡迎。

(普理學校新校址)

1939年12月11日,西華部隊分別在馬村橋、梅廟子、書案店和彭溝崖一帶休整。彭雪楓、吳芝圃、張震、蕭望東等新四軍游擊支隊首長親自接見西華部隊全體指戰員,并宣布西華部隊正式改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后改為六支隊)二總隊,下轄四、五兩個團。胡曉初被任命為二總隊總隊長兼四團團長,侯香山任二總隊副總隊長兼五團團長,向明任二總隊政治委員,方中鐸為二總隊政治部主任,王學武任二總隊政治部副主任。

至此,這支西華部隊在彭雪楓的領導下,由胡曉初率領,在豫東廣闊的平原上,先后在白廟、永城、聶奶奶廟、書案店、新興集10多次戰斗中,同日、偽、頑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拼搏,沉重地打擊了日軍侵略者。

1941年8月,譚友林在《新四軍游擊支隊的產生與發展經過》中“......第二總隊——是西華縣的地方武裝,這部分武裝領導者胡曉初、侯香山等。在抗戰開始后,在黨的幫助下,部隊組織和壯大起來了。在他們要求參加我軍后,改編為新四軍六支隊第二總隊,轄兩個團,1800人左右,武器很好,輕機槍不多,共12挺,卜殼槍多。(下略).....”

1984年5月7日方中鐸在《回憶游擊支隊東征》中“......部隊行徑河南上蔡縣、商水,在周口鎮以西渡沙河(潁河)到西華縣以北杜崗地區駐扎。西華縣長姓楚,據說是我黨秘密黨員,西華縣的政權、武裝力量、群眾團體基本上掌握在我黨黨員手中,西華縣黨委及各區鄉黨的組織處半公開狀態。先后在西華做領導工作的有沈東平、王其梅、鄭平、向明、王學武等同志,掌握地方武裝的有胡曉初、屈申亭、侯香山等同志(這三位同志掌握的部隊于1939年冬由向明、王學武等同志帶隊東進永城、渦陽編入游擊支隊)......”

1940年2月,日軍出動千余人對白廟一帶進行掃蕩,向二總隊五團包剿。胡曉初親自帶領四團增援,激戰一個多小時,打退了日軍的猖狂進攻。

(普理學校新校園)

3月下旬,日軍又出動3000余人、30多輛汽車,還有幾十個騎兵,掃蕩永城東北地區,向新四軍六支隊一總隊駐地李黑樓進行合圍。彭雪楓、張震果敢指揮,全支隊分路出擊。胡曉初率二總隊英勇奮戰,殺向敵人,激戰一天,打退日軍的數次進攻。擊毀汽車5輛,殲敵80余人,繳槍100多支。

1940年6月1日,新四軍六支隊在新興集召開“五卅”紀念大會。上午9時彭雪楓、吳芝圃、張震等部隊首長來到會場。大會剛剛開始,突然接到偵察騎兵的報告:永城、宿縣、亳縣1000多日偽軍,90輛坦克,3路出動,合擊新興集。

這時大會中斷,彭雪楓司令員向全體官兵進行戰斗動員。他說:“同志們!我們開大會,敵人不讓開,我們就用戰斗紀念“五卅”吧!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殺向前去,消滅敵人!”并當即發布作戰命令,各路迅速奔赴陣地,投入到激烈的戰斗中。不到10點半的時候,在新興集東、西、北三個方向的惡戰開始了。

11點左右,形勢惡化。一部分日偽軍已沖過來了,并開始向司令員跟前的陣地發起集團沖鋒?!岸傟牶犻L!”“到。”“我命令你,帶領四團、五團殺出去,從背后猛擊上來的敵人!”“是!彭司令,我保證完成任務!”這時,早已憋足勁的胡曉初右手握槍,向空中一揮,命令道︰“四團、五團,向西方向沖出去,回過頭來打中間一帶進犯之敵。同志們,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殺向前去,消滅敵人!”胡曉初跑在前面沖上去了,四、五團的戰士的喊聲震天,殺聲動地,緊隨著隊長殺向敵人。胡曉初率領戰士左打右射,迅速突出重圍。并立即命令道:“四團打左側,五團打右側,從背后,猛力出擊!”直打得在大房莊的日軍潰不成軍。

正在沖殺之際,傳來了小女兒胡雪梅在洪澤湖被日本飛機炸死的不幸消息。胡曉初強忍悲痛,邊指揮戰斗邊高聲對戰士們說︰“日本鬼子的飛機,不會只炸死我女兒一個人。日軍在中國天天都殘殺著中國人,我們要為死難者報仇,瞄準敵人,狠狠地打!”

(艾崗老區黨員、干部、群眾深切緬懷中共豫東特委烈士)

永城方向的日軍氣勢洶洶地沖上來了。胡曉初就率領勇士從側面殺上去。這時,亳縣方向的日軍過來了,胡曉初奪過一挺機槍,又帶領勇士掃射著殺上去了。

胡曉初指揮部隊激戰一整天,累得口吐鮮血。警衛員拉他休息,他只說一句“不行!”又沖上去了。彭雪楓司令員要他休息,他說︰“彭司令,我不能下去。在戰斗的關鍵時刻,戰士們與敵人英勇拼搏,我怎能離開戰場去休息?”隨之,手槍一揮,朝著日軍將要沖破的中間地帶殺去。直殺得日軍一聽說胡家軍來了,就聞風而逃。

一場天昏地暗的惡戰,最終打得日偽軍潰敗而去。此戰擊毀、繳獲敵3輛坦克,7匹戰馬,3挺機槍,190多條長槍,殲滅日偽軍206人。胡曉初率領的二總隊被彭雪楓稱之為“能打敢拼的戰斗團體”。

“六·一”戰斗結束不久,新四軍六支隊二總隊進行整編,根據工作需要,胡曉初被調任豫皖蘇邊區保安司令部行政處副處長,積極從事保安工作。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國民黨頑固分子湯恩伯命令主力部隊對豫皖蘇邊區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豫皖蘇邊區根據地隨之處于國民黨軍的重圍之中,形勢十分嚴峻。這時,已身為保安司令部行政處副處長的胡曉初,以大局為重,主動向組織請示:跳出國民黨包圍,重返西華,組織有生力量,開展斗爭。

經彭雪楓批準,胡曉初于2月初,帶領部分戰士、槍支返往西華。路經安徽渦陽縣更黃寺時,遭到國民黨軍騎兵的突襲,終因寡不敵眾,胡曉初不幸被捕,后解往沈丘縣城監獄。

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國民黨頑固分子湯恩伯聽說胡曉初被捕如獲至寶、喜之若狂,認為要好好利用胡曉初這個大人物,即可搞垮新四軍第六支隊,徹底鏟除共產黨的豫皖蘇 邊區。命令部屬立即松綁,以禮寬待。專門布置優待室,派高級要員接待,專人保護,好酒好肉,金錢美女百般拉攏引誘。

胡曉初威武不屈,無視頑固派的糖衣炮彈和高官厚祿的利誘,不懼頑固派的重刑威脅。同湯恩伯派來的特務要員針鋒相對,一次次擊破國民黨特務的勸降詭計。并且在監獄中向獄友們宣傳革命思想,講述從井岡山到八路軍、新四軍的敵后抗戰,從馬列主義講到十月革命及蘇聯人民過的美好生活,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破壞抗日慘殺共產黨人的罪惡陰謀。

國民黨頑固勢力對胡曉初恨之入骨,怕得要命。湯恩伯更怕詭計不成,共產黨再來劫獄。就對胡曉初重刑伺候,殘酷的折磨這位抗日英雄。所有的刑具都用完了,胡曉初被打的昏死過去幾次。但是胡曉初每次醒來,仍是大罵國民黨頑固派媚日反共,無恥小人。

1941年5月5日上午,整個沉丘縣城被陰云籠罩著,烏云愈來愈低、愈低愈暗。國民黨頑固派徹底撕下了偽裝的面具,終于對這位抗日英雄下了毒手。

前往刑場的路途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胡曉初渾身是血,被五花大綁。面對四周帶刺刀的國民黨士兵和警察,胡曉初大義凜然,橫眉冷對,視死如歸,并且邊走邊罵。胡曉初大聲揭露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鎮壓愛國民主人士的反動本質。

三崗紅色記憶文化合作社排練紅色腰鼓)

一個劊子手害怕的對胡曉初說“放著高官厚祿你不要,是自己找死,再罵也活不成了。”胡曉初說:“人死真理在,抗日永留芳。死了胡曉初,民族得解放?!彪S后拖著沉重的腳鐐一面朝著劊子手的屠刀昂首走去,一面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共產黨人是殺不完的!”

上午10點多,這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優秀的共產黨員,豫東大地上的抗日英雄,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慷慨就義,年僅34歲。

胡曉初烈士英勇就義12年后,195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并撥款,在胡曉初烈士生前創辦的“普理學?!迸f址上重新修建了普理學校新校園。

1956年,河南省老根據地建設委員會在普理學校校園中心建立紀念塔一座。紀念塔為雙座正五面體的塔身,塔高8米,五棱,沖天錐形,水泥基座,四周磚砌圍墻。

英雄紀念塔五面都鐫刻著塔文:

正南面塔文: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英勇犧牲的英雄們千古不朽。

東南面塔文: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忠于革命的優良傳統。

西南面塔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對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區人民光榮萬代。

西北面塔文:一切為了社會主義。

正北面塔文:河南省老根據地建設委員會為了老區人民的后一代使其繼承革命事業的優良傳統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衛者乃于一九五六年冬撥款修葺擴建三崗小學欣值落成特誌其端末以資留念,時在一九五七年十月。

(艾崗老區共青團員深切緬懷中共豫東特委烈士)

1963年1月,中共西華縣委、西華縣人民委員會,為紀念抗日戰爭中犧性的革命先烈,將胡曉初烈士的遺骨從沈丘縣城遷人西華縣陵頭崗普理學校院內,并立有烈士生平功績碑,碑文銘刻:“胡曉初同志西華縣都城崗人。家無勞力,幼年輟學。性豪爽,有傲骨。遇不平事,挺身而出,遇人危難,傾囊相助。遠近農民青年,樂于為友。惟其不滿當時社會,經常與地方豪紳和偽黨相對抗。

一九三三年起,經過黨的培育。一九三五年參加了共產黨。此后,對敵斗爭更為堅決。偽河南省主席劉峙,親率步騎四次“圍剿”,均未得逞。而曉初同志革命斗爭意志更堅。一九三七年曉初同志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群眾,聚集槍支,組織抗日武裝三千余人。三渡黃河,抗擊日寇。

偽國民黨畏其聲勢浩大,陰謀借調其到舞陽,收編為正規軍之名予以殲滅。曉初 當即根據黨的指示,回師東進,在敵人的前截后擊之下,披星戴月四晝夜,跋涉八百里,到達目的地豫皖蘇邊區。這支部隊 改編為新四軍四師二總隊,曉初同志任總隊長。逾年曉初同志調豫皖蘇邊區政府任行政處長。其后,為擴大抗日武裝與革命根據地,曉初同志旋即到永城、夏邑一帶活動。斯時被國民黨騎兵逮捕,于一九四一年在沈丘慷慨就義。曉初同志臨危不懼,就義時猶高呼“共產黨萬歲!”

中共西華縣委員會,西華縣人民委員會,為紀念烈士堅貞不屈精神,確定將其遺骨遷葬于陵頭崗村。而為之銘曰……嶙峋傲骨,赤膽忠心,臨死不懼,死有光榮。二敵被殲,九泉暝目,漪欹壯哉,流芳千古?!?/p>

中共西華縣委員會

西華縣人民委員會

公元一九六三年元月

(位于普理學校院內的胡曉初烈士墓)

在胡曉初烈士遺骨安葬的追悼會上,河南省民政廳長施德生、黃泛區農場監委書記路巖嶺兩位革命前輩親臨追悼會。

1980年11月30日,廣東省軍區司令員李子木將軍寫詩贊曰:

“豫東多英豪,

莖直艷且嬌。

前有吉鴻昌,

后有胡普照。

為國為民事,

敢用熱血澆。

浩氣世長存,

馨香換今朝。”

參考文獻:

河南大學出版社《西華革命老區讀本》

戰斗英雄劉尚文回憶錄《戎馬生涯》

河南人民出版社《杜崗會師紀實》

河南水利出版社《三崗烽火》

艾崗老區烈士后代、老黨員、老干部回憶座談會等

(西華縣艾崗鄉政府 蘇韻棠收集整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71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