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藏傳佛教的四大特性(一頂帽子到底代表著什么)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9)
只要帶著它,
你就能想起我。
??????????????????????
喇欽·貢巴繞賽(953?-1035?)

《第八世司徒仁波切和智者們》,18世紀,私人藏品
佩戴著不同法帽的各派祖師
一起出現在圖像中;
法帽既區別了他們的身份,
也共同見證了他們作為雪域智者的榮光。

局部:吞米·桑布扎
作為后期最重要的藏語文法的研究者,
八世司徒將吐蕃時期的
吞米·桑布扎作為一生的模范;
但吞米頭上的并不是今天所討論的法帽,
而是吐蕃時期的具有象征性的白巾冠。

《第八世噶瑪巴于冥想界》,18世紀,藏于紐約魯賓博物館
在第八世噶瑪巴的上師瑜伽
(?????????????????)修行文中:
第八世噶瑪巴被八位空行母圍繞。
歷代噶瑪巴都有一頂
由空行母發辮制成的黑帽,
這是關于藏地法帽最有名的起源神話。

局部:第八世噶瑪巴的黑帽

局部:空行母起瑜伽舞
前言
紅黃之別
多年前來求法的魯梅·崔成西繞(?????????????????????????)即將離開他的老師,即后弘期的藏地佛教祖師:喇欽·貢巴繞賽。這一年是公元978年。臨走時,喇欽賜給魯梅一頂去帽耳的帽子(一部分文獻說明這是一頂涂滿黃土的苯教白帽),并對他說:“只要帶著它,你就能想起我”。
這則關于藏地法帽起源的故事長期在佛教團體中流傳。這種通過法帽傳遞來表現宗教血脈的方法是藏區各種法帽興起的重要原因。

《阿底峽》,13世紀,藏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局部:阿底峽的深色法帽
在13世紀的藝術作品中
阿底峽已經戴上了法帽,
那么令他有著困惑與恐懼
的帽子到底是什么?
難道是數十年前魯梅獲贈的帽子嗎?
而第二個關于法帽的故事則與另一位后弘期的佛教祖師,即阿底峽(???????;982-1055)有關。當后來作為阿底峽核心弟子的仲敦巴(?????????????;1004-1064)帶著人來迎接阿底峽時,這位來自南亞的佛教大師對迎接者的衣著,尤其是對帽子產生了較深的疑惑與恐懼。為了平撫大師的情緒,仲敦巴等人把帽子和披風藏了起來。關于這頂帽子,一部分研究者傾向于將它和魯梅的涂黃白帽聯系起來,即苯教的白帽:尖頂白帽(????????????????)。

《阿底峽傳記圖》,17世紀,私人藏品

局部:迎接阿底峽
圖像中我突出了仲敦巴的形象,
“長發”意味著仲敦巴特殊
的修行身份(俗戒之間)
傳記形象不允許仲敦巴戴帽子或者頭巾。

《熱瓊巴》,19世紀,私人藏品
作為米拉日巴最重要的學生,
熱瓊巴(?????????;1085-1161)
是苦修者的榜樣,
結合了本土咒師和南亞瑜伽士。

局部:熱瓊巴的修士帽(?????????)
熱瓊巴的帽子是一個長期被爭論的話題,
旗幟尖頂,皮毛制,帽前日月,
這些都有苯教傳統的影子。

《米拉日巴傳記圖》,16世紀,紐約魯賓博物館
方格空間的繪畫單位是早期藝術風格
畫面的背景是岡仁波齊,
這里是米拉日巴的修行地。

局部:四位白帽弟子
四位戴著“熱瓊巴白帽”的弟子在上師身邊,
他們拿著達瑪茹鼓(???????)和修行棍,
跟隨著米拉日巴的聲音,
詠唱著道歌(?????????)。
雖然在之后的宗教史建構中,人們宣稱阿底峽將南亞使用的班智達法帽(??????)傳入了藏區(但是在吐蕃時期,人們可能就見過這種帽子);這一傳統的班智達法帽通常是紅色,與格魯派的黃色班智達法帽并不相同。格魯派內部通常認為自身教派的黃色法帽,是魯梅所獲的涂黃白帽(外形)和阿底峽所帶來的班智達法帽(功能)這兩者結合的產物。隨后,在以宗喀巴(1357-1419)為首的格魯派歷代大師的闡述下,黃色的班智達帽又有著肅清律條與敬仰佛祖的象征意義(黃色背后的色彩文化)。

《宗喀巴》,15世紀,藏于紐約魯賓博物館
15世紀的畫像算是比較接近
宗喀巴時期的作品,
圖像里的傳承上師們
均被冠上了黃色的班智達法帽,
這可能是一種格魯派的繪畫規則。

局部:宗喀巴的黃色班智達法帽
早期的圖像中,
班智達帽上并沒有裝飾所謂的金線;
此后,金線數量與上師研習的
典籍數量相對應。

《薩迦大黑天傳承》,12世紀末,藏于紐約魯賓博物館
一共有五位上師形象,
觀察可見左側的兩位上師
分別帶了紅色和黃色的帽子。

局部:左側上師
可能是sradha karavarma
和扎丁巴(???????????)

局部:右側上師
可能是仁青桑波(???????????????)
和麥譯師(???????????)
至少在12到13世紀,
黃帽已經出現。
但是隨著近年來對于后弘期歷史的不斷研究,“喇欽贈魯梅法帽”這件事的真實性似乎值得商榷(因為對于喇欽的生卒年有爭議,即喇欽的生卒年有可能是832-915)。換言之,就算真的存在贈帽的事情,也應該是喇欽的學生推巴·益西堅贊(??????????????????????;一個佛苯雙修的大師)所贈。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這里可能存在一個源自于喇欽的贈帽傳統(一個更早的黃帽傳承)。

薩迦第二祖索朗孜莫
(????????????????;1142-1182):
“有些人言是從喇欽傳來,
有些人卻言是從推巴·益西堅贊傳來。”
當我們談論西藏宗教中的法帽時,就應該做好討論上述問題的心理準備;尤其是當我們知道上述的問題僅僅是關于法帽的眾多疑問中的一小部分時,一種無形的壓力會迫使眾多研究者放棄這一主題。所以我需要聲明,我關于法帽的三篇短文只是幫助大家從最基礎的角度了解法帽,這一西藏圖像學中值得作出系統研究的文化符號。就我而言,未來學界關于法帽的研究越多越好。
Vol.1
概念
什么是法帽(??????-???????-???????)?恐怕這個問題對于研究藏傳佛教的學者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大難題。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在早期佛教發展史中,我們就會發現:當時僧侶的遮頭行為,其背后更多是為了保護頭部不受涼,或者是屬于身體有疾者的特權。律部典籍中允許僧人使用細毛和棉花來制作遮蓋頭部的“裹頭”。除了在日常休息或者出行之外,這類遮蓋物是不被允許出現在宗教儀式和修行學習中的。值得注意的是,神靈所使用的各類寶冠和僧侶所使用的法帽需要區分開,因為這涉及到神圣與世俗之間的距離。

《佛沉思像》,6-8世紀,巴基斯坦斯瓦特博物館(編號:7206)早期造像中頭上空空的佛弟子們
如果說在佛教律部的典籍中,戴帽是一個不被提倡的行為。那么所謂的南亞傳來的紅色班智達法帽又是怎么產生的?紅色的班智達法帽(??????)是藏傳佛教所有教派通用的法帽,是屬于智者的法帽;一般被分為延片較長的班仁(???????)和延片較短的班同(???????)。作為標示智者的法帽,延片長短不同的班仁和班同又意味著這位學者是十明全能(大五明和小五明)還是精于大五明。法帽上的尖頂意味著無上的中觀之道,而兩邊的延片則象征著二義諦(??????????)。當然在傳統的南亞語境中,紅色是代表杰出修行者的顏色,是被神靈祝福的顏色。

《薩班和八思巴》,14世紀,藏于紐約魯賓博物館
薩班(1182-1251)
是本土第一位南亞傳統的班智達

局部:薩班的紅色班智達法帽,法帽上的褶皺可能表明了帽子的制作材料

《薩迦派大黑天傳承》,15世紀,紐約魯賓博物館
大黑天傳承上師中
黃,紅法帽皆有

局部:薩迦大黑天上師傳承譜系

局部:薩迦五祖
一般在早期的圖像中,
只有薩班才會戴帽子
在南亞傳統中,大五明精通就可以獲得班智達的稱號(無論是佛教還是各印度教派)。根據文獻和圖像結合的方法,我們似乎可以認定關于班智達法帽的兩種分類是藏地的特色。一個有趣的資料來源于波斯歷史學家Minhaj-i-Siraj(12-13世紀)。Minhaj-i-Siraj記錄了突厥裔穆斯林軍隊對于佛寺和僧人的迫害行為。他在書中記錄了被穆斯林屠殺的僧人:“那些剃頭的婆羅門(指僧人)都被殺了,他們有些是學生,有些是戴紅帽的老師”(作者翻譯)。這里可以看出,紅色的帽子(可能是班智達法帽)除了作為風帽,還具有區分身份的作用,即戴紅帽的是擁有教育職能的佛教學者。

《僧人的末日》,1932年,James Meston的書籍插圖
在南亞和本土(關于本土的法帽我們將在介紹苯教法帽時進行討論)的雙重影響下,藏地的法帽呈現出了多元的發展趨勢(按照我的估算,至少有三十多種法帽)。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漢地的文獻中用顏色(特別是因為衣著與法帽的顏色)的不同來稱呼與代指藏傳佛教中的不同教派。首先這的確是一種“他者”視角下的知識分類,這樣的分類方法將不利于我們去深入研究法帽;其次,這樣的分類卻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自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開始興起的關于“四大教派”(寧瑪,噶舉,格魯和薩迦;?????????????)的討論。

《五世達賴喇嘛》,17世紀,私人藏品
五世(1617-1682)對各宗的
教義都有極深的研究,
他常常在布達拉宮帶著不同教派的法帽,
來表明自己作為傳承者的身份。

局部:雕塑背后的藏文銘文“頂禮遍知一切的阿旺羅桑嘉措(五世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前世譜系》,19世紀,私人藏品
這是一個系列圖像中的一幅,
是第十世達賴喇嘛(1816-1837)
的登基法物。

局部:蔡巴噶舉創始人喇嘛尚
作為達賴喇嘛世襲的前世之一,
喇嘛尚(????????;1123-1193)
戴有蔡巴噶舉獨有法帽
???????????????(蔡巴法帽巨罩式)
該帽是岡波巴(?????????;1079-1153)
修行帽的變體。

《岡波巴大師》,17世紀,私人藏品
噶舉派的“四大八小”宗派都
來源于岡波巴的教法。
雖然各派都有一些改動,
但是岡波巴大師的
????????????????????(岡波巴法帽騾蹄式)
是噶舉派最重要的修行帽。

局部:岡波巴的法帽

雕塑背后的藏文銘文“頂禮塔波?達衛勛努(即岡波巴)”
對于法帽的研究本質上就是對于宗派(?????????)的討論,其背后是教義有別的不同傳承與世系。正如文獻中所說:????????????????????????????????????????????(懂得分清法帽和護法,就不會對宗派傳承有困惑)。在具體的研究中,法帽是我們區分宗教人物的最好元素之一。只要不混淆法帽的類別,就可以在沒有文字的幫助下,大致明白圖像中核心人物的傳承與教派。所以在大致了解法帽的意義后,形成對于法帽的有效分類就變的至關重要了。在下一篇中我們將探索一種有效的法帽分類方法,并探討法帽背后不同的“起源神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9580.html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