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分趾襪什么時候少見(衣帽間分趾鞋算什么)
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0)
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Martin Margiela在1988年個人品牌首秀時大概不會想到,彼時反時尚先鋒態度創造出來了Tabi Shoes分趾鞋在今時今日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新網紅。
作為一件造型頗為怪異的單品,它的穿著感也十分獨特,走路時總會讓人覺得有東西夾在腳趾中間。但這種生理上的不習慣似乎并未能將人們的熱情勸退,并且在最近還帶動了Tabi Shoes的“原始形態”—分趾襪(日語中稱之為:足袋)—的流行。
如果你有關注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舉辦的男裝周,想必會發現街拍中不少男性紛紛選擇用一雙簡單的人字拖進行搭配,伴隨其上的,還要一對色彩斑斕的分趾襪。這個來自瑞典襪子品牌Happy Socks與巴西人字拖品牌Havaianas的聯名系列讓這兩種單品的成為新潮流。
的確,跳動明艷色彩的襪子和清涼的人字拖,沒有什么比這些特征更適合代表充滿活力的夏天。更何況,分趾襪的柔軟觸感還能減少腳趾肌肉在走路過程中所受到的損傷。
但對于距歐洲千里之外的日本來說,分趾襪這件事就不僅僅是流行這么簡單了。它已經成為日本文化代表的一部分。
當前人們普遍認為,分趾襪最早開始流行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日本。伴隨著此時明朝正在經歷的棉紡織技術和生產量快速發展,日本也開始從中國進口棉料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物資生產原料不足的難題的后,襪子不再成為少數人的專屬物件,更多普通民眾開始將其納入生活的一部分。
有了產量做保證,關于襪子造型的改革也逐漸拉開。
為了適合日本傳統的草鞋和木屐,襪子除了在大腳趾和其余腳趾之間形成分岔外,還增加了分岔部分的防滑作用,并最終演變成為今天我們所見的分趾襪。
但分趾襪能夠在時尚界被當嚴肅對待,除了它奇特的造型外,還與其本身承載的日本文化相關。
看過日劇的人都知道,在客人正式踏入主人家之前,往往須要先在玄關處脫鞋。對日本人來說,光著腳或穿著一雙沾滿泥漬的襪子進入是一件極為不禮貌的事情,有時候襪子的穿著模樣如何甚至能決定著客人會給主人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出于這一傳統,日本文化常常將襪子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物件單獨看待。當日本文化在過去百年間向西方輸出時,設計師們便將其與侘寂之美、禪意等概念一同采用,在對拘束禮節的孤冷茶道課想象中窺視著東方文化。
時至今日,分趾襪依然是西方時尚品牌們想要借用日本文化時最常采用的元素。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除了知道它的起源地之外,它的造型似乎跟日本沒有太大的關系。
就像Havaianas和Happy Socks的聯名一樣,濃郁的熱帶風格很明顯跟日本元素八桿子打不著;而且,網購的便利讓分趾襪不再供奉于遙遠的東方幻象,千百萬種花紋和材料的選擇讓它如15世紀在日本的流行一樣,成為了普羅大眾的日常用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420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