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女性最強高級感(女人最厲害的高級感)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8)

關注“有書共讀”,私信【福利】,送你一張VIP聽書卡片,千本好書暢聽

呂碧城出身于書香門第,幼年得到了很好的傳統教育。
但是悲劇在呂碧城12、3歲的時候,接連發生。
呂碧城的父親突然去世,同宗族人為了搶占呂碧城的家產,竟然和土匪勾結,綁架了呂碧城的母親。
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又被綁架,在我們想象中,12、3歲的小女孩呂碧城也只能悲傷地哭泣。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呂碧城聽聞母親被土匪綁架后,頭腦非常冷靜,立刻給父親的朋友、學生寫信求助,并且制造社會輿論。
事情竟然在呂碧城的強力控制下發生奇跡般的扭轉,母親安全地被土匪放了回來。
這件事情,讓少女呂碧城名聲大振,變成了眾人口口相傳的奇俠女子。
不過這件事情,卻引發了一個可笑的鬧劇。
呂碧城在10歲的時候,和門當戶對的汪家公子舉辦了訂婚儀式。
這樁婚姻一看就是封建婚姻,由父母包辦、媒人促成,新娘、新郎聽話照做就是了。
汪家一看,小小年紀呂碧城的是一個絕不屈服的奇俠女子,不適合做媳婦。于是,汪家就退掉了婚約。
在當時,女子被退婚約是奇恥大辱。
呂碧城的自尊心當然受到了傷害。但是,我們要感謝汪家的不娶之恩,否則歷史上就少了一位光彩奪目的傳奇女俠。
20歲的時候,呂碧城堅持要前往天津求學,家里人不同意。
呂碧城就離家出走,可是沒有錢,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難維持下去。
無奈之下,呂碧城給在《大公報》工作的一位長輩寫了一份求助信。
這份求助信剛好被《大公報》的總經理英斂之碰巧看見。這份求助信的文采深深地打動了英斂之。
英斂之親自去拜訪了呂碧城,在得知了呂碧城為了求學而不惜離家出走的故事后大為感動,于是生出了惻隱之心和惜才之心,聘用呂碧城正式成為《大公報》的女編輯。
于是,中國近現代的歷史中,出現第一位女編輯和女性撰稿人。
在《大公報》這個舞臺上,呂碧城的個人主張和文學才華被充分地發揮了出來。
她寫了很多鼓勵女性解放和宣傳女性教育的文章,比如《論提倡女學之宗旨》《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貴有堅忍之志》等。
這一系列文章,讓呂碧城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提倡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
不僅如此,呂碧城又積極投身于女子教育。
1904年,年僅21歲的呂碧城又成為了北洋女子學堂的第一任女校長,這也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第一位女校長。
近代很多進步女性都曾經是呂碧城的學生,包括我們都熟悉的鄧穎超、許廣平。
當時,社會名流皆稱呂碧城為“北洋女學界的哥倫布”。
用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來形容呂碧城,足見呂碧城有著強烈的開創精神。
在40年后,民國又出現的一位奇女子張愛玲,她曾說出名要趁早。
比起大多數民國才女,呂碧城是出名最早的。


因為在《大公報》寫了很多革命文章,呂碧城和當時另外一位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被世人稱為“國民女子雙俠”。
呂碧城和秋瑾的私人關系也特別好,是志同道合的知己。
1907年,秋瑾不幸遇害,迫于清王朝的淫威,竟無人敢為秋瑾收尸,各家報社也不敢報道、評論。
“威武不能屈”,當年俠義救母的呂碧城,再一次挺身而出,掩埋了為中國革命壯烈犧牲的秋瑾烈士。
事后,呂碧城用英文,寫了一篇《革命女俠秋瑾傳》,發表在了美國紐約、芝加哥的新聞報紙上,引起巨大反響。
辛亥革命后,呂碧城成為了北京總統府的職業女秘書,這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的事情,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竟然成為了總統府的幕僚。
當時的呂碧城早已經是民國社交場上引人注目的焦點人物。
袁世凱的二公子一向風流,想娶了這位渾身上下都透露傳奇的女子。
呂碧城很冷靜地對袁克文說,想娶自己可以,但只能娶自己一個人,不能再尋花問柳。
在當時,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但對提倡男女平等的呂碧城來說,這是根本無法接受的事情。
于是,呂碧城和袁克文的這段曖昧,因為兩個人三觀不合而徹底結束了。
在袁世凱稱帝之前,呂碧城辭去了總統府的秘書職務,去了上海做生意。
也許是呂碧城太幸運、太有財富運。在上海的兩年,她和外國商人合伙做生意,特別順風順水地賺了很多錢。
現在,我們重溫呂碧城的故事,不難發現,呂碧城做任何事情,好像都能輕而易舉獲得巨大的成功。
呂碧城似乎是被幸運女性親吻過,在三十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財務自由。
有人評價說:“有才,有名,有財,事業上又有很大成就,這個女人就沒有當時女性結婚的理由——找一個男人養著,她就沒有結婚的實際需要。”
的確是這樣,和其他民國才女對比來看,孤傲的張愛玲一遇到愛情,就卑微到了塵土里;溫潤的陸小曼,也是需要男人的供養。
唯獨只有呂碧城一人,通過財務自由實現了人生自由和靈魂自由,這才是一代女權主義運動家的風采。


有錢之后,呂碧城實現了自己環游世界的夢想。
1926年,43歲的呂碧城踏上了獨自一人漫游歐美的旅行。
呂碧城的旅行可不是走到一個景點,拍幾張照片就完事的。
她是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和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一樣,喜歡去記錄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
這一次旅行,長達七年時間,她把自己的旅行經歷和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書——《歐美漫游錄》。
如果呂碧城生活在現在,一定是一個超級國民大網紅。好像什么事情她都能去做,而且還是做到最好。
她很擅長填詞。
她的詞特婉約、玲瓏,有著女性特有的敏感,除此之外,還蘊藏著一種孤憤,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后一位女詞人。”
長期在外國旅行的呂碧城,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1928年,她參加了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決心創辦中國保護動物會,并且開始拒絕吃肉,做一個素食主義者。
于是,呂碧城就成為了中國保護動物的第一人。
從這個時期開始,她在全世界范圍參加各種活動,經常登臺演出,講述保護動物的理念。
呂碧城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和言行,認為自己代表中國女性,所以要讓世人領略中國女性風采。
現在,我們去看呂碧城的照片,依然被呂碧城的風采所感染。
在1930年,47歲的呂碧城皈依佛門,成為了在家修行的居士,成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寶蓮”。
成為居士,是呂碧城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她不想再關心世俗的功名,也不想再被世俗的種種欲望困擾。
1943年,耳順之年的呂碧城在香港去世。
她留下遺愿,不保留自己的遺體,火化之后把骨灰撒在中國南海。
一代傳奇女子,連最后的葬禮都別出心裁,上演了一出令人驚嘆的凄涼與唯美。
她的一生,是對命運說不的一生。
12歲救母,20歲闖蕩人生,30歲財務自由,40歲環游世界,從來沒有接受過命運的安排。
她獨立又清醒,從未把命運交給其他人,而是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私信回復【福利】,領取vip免費聽書卡。愿你掌握自己的命運,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共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140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