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蘇州人走油肉的正宗做法(蘇州百年美食老店之)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4)
來蘇州一定要去百年老店去品嘗下蘇式茶點,品下不一樣的飲食,今天我們介紹下蘇州的百年而不衰的美食老店,找到那難忘的味道。
來到蘇州,觀前街是一定要去的地方,走入觀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門面就是蘇州百年老店"陸稿薦"肉鋪。以"醬汁肉"名揚姑蘇的陸稿薦在蘇州老字號中也可稱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陸稿薦初創,當時是一家普通的肉鋪。店主陸某將店設在蘇州東中市崇真宮橋晚,專營生、熟肉。

為什么會取名"陸稿薦",今天我們就普及下這個百年老店的傳奇歷史。
相傳某年四月十四日"軋神仙"前夕,有個衣衫襤樓、背一條破草薦、手捧兩只疊在一起的舊陶缽的乞丐,走進肉店求宿。陸老板見其可憐,遂發善心允他在灶門空地上蜷宿一宵。那乞丐把草薦鋪在地上,兩只陶缽合疊當枕,呼呼入睡。次日凌晨那乞丐不辭而別。等到燒火伙計燒肉時發現灶前有條破草薦,于是隨手撕碎往灶堂一塞付之一炬。不料一陣異香散發開來,店里人都驚呼"香得來、香得來"。陸老板知后覺得奇怪,暗忖昨 日那乞丐莫非是仙人化身,那兩只陶缽合疊恰是個呂字(疊 口為呂)。悟到此,陸老板連忙把未曾燒掉的破草薦留下來, 每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內,燒出來的肉異香撲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帶都聞到陣陣肉香。一傳十、十傳百,頓時生意興隆。陸老板靈機一動,干脆將肉店的牌號改名為"陸稿薦",還將呂純陽化身乞丐借宿留草薦的事大肆渲染。從此,這家陸稿薦肉店長盛不衰。
鹵汁抹上,使醬鴨皮紅帶甜,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稱之為"秘制醬鴨"。還有蘇州一年一度的傳統時令產品"醬汁肉",也是陸稿薦的名產。醬汁肉加工時用肥瘦均勻的條肉,切成小方塊,加紅曲、砂糖、香料等復制而成,其色紅似櫻桃,其味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其他如砂仁腿胴、酒燜汁肉、百葉包肉等也都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食品。據成稿于1934年的《醇華館飲食脞志》載:"蘇州從前有陸蹄、趙鴨、方羊肉之稱。陸蹄謂陸稿薦之醬蹄。熟肉店以陸稿薦、三珍齋兩家最為馳名。其出品以醬鴨、蓮蓬蹄為上,醬蹄筋、醬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觀東之者陸稿薦。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入,大房陸稿薦干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大躍進"時期,其后方工場改為平江區食品廠;"文革"時期,改為蘇州熟肉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上級批準,恢復大房陸稿薦原名。1981年經江蘇省商業廳批準,陸稿薦在觀東醋坊橋換原址擴建了1833平方米面積的三層生產、營業大樓。1985年春節,門楣上閃耀著"陸稿薦康熙二年創建"招牌的大樓建成。陸稿薦開始繼續以新的姿態供應各種久負盛名的傳統蘇式鹵菜,滿足大眾的需要。
這個百年老店,味道獨特 ,值得品嘗一下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267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