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水滸各路英雄吃飯 梁山好漢頓頓牛肉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6)

讀《水滸》大家似乎有個印象:那時的人們,特別是行走江湖的好漢,天天“成甕吃酒,大塊吃肉”,而且吃的總是牛肉——在景陽岡,武松聽說有牛肉,讓“切二三斤來吃酒”;在李家道口,林沖讓店家“先切二斤熟牛肉來”;在石碣村,店家說“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讓“大塊切十斤來”……
仔細看小說卻發現:吃牛肉,似乎只是梁山好漢的專屬;普通家庭多吃羊、豬、禽肉,極少見吃牛肉的。
有人統計,《水滸傳》涉及屠宰、吃肉的場景有134處,其中指明是牛肉的有48處。我梳理書中關于吃肉的描寫,發現如下幾個現象:
1.賣牛肉的多黑店或偏僻村店
屠殺耕牛一直是中國古代所禁止的,所以,敢賣牛肉的,多是黑店或村野小店。
第一、吃牛肉多在酒店,且多是偏僻村野小店。
第二、城鎮酒店多數不賣牛肉
宋江、戴宗、李逵在江州潯陽樓吃酒,這店檔次很高,不過“只賣羊肉,卻沒牛肉”,這還惹得李逵不高興。
魯智深請史進、李忠在渭州著名的潘家酒樓吃酒,“說但是下口肉食,只顧將來”,卻沒說有無牛肉。按作者對細節描寫的重視,如果有牛肉,當不會省略掉。
在五臺山下一酒店,魯智深冒充行腳和尚吃酒,點牛肉,店家卻說“早來有些牛肉,都賣沒了”,魯智深只得改吃狗肉。這細節也可見牛肉的不易得。

2.占山為王的才敢宰牛吃肉
占山為王的強盜們,自然不管朝廷殺牛禁令,饞了就放翻頭牛煮肉吃。
史進反了官兵跑到少華山后,朱武忙叫小嘍羅“殺牛宰馬,賀喜飲宴”;
后來魯智深、武松到少華山尋史進,朱武趕緊安排“殺牛宰馬管待”;
晁蓋、吳用等到梁山,王倫讓“山寨里宰了兩頭黃牛,十個羊,五個豬,大吹大擂筵席”;
林沖火并王倫,晁蓋入主梁山,山上更是“椎牛宰馬,祭祀天地神明,慶賀重新聚義”。
不過,也不是所有山寨都宰牛請客。魯智深到了桃花山,小氣的李忠、周通就只是“殺羊宰豬,且做送路筵席”。

3.大戶也很少吃牛,羊肉已算上品
與黑店、山寨不同,《水滸》中寫到的許多富豪或莊主之家,盡管不缺錢,但也少有吃牛肉的,能用羊肉待客便已是上品。
史家莊少莊主史進接待朱武等少華山好漢來過中秋,“宰了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準備下酒食筵宴”;
柴進在府中接待貴客宋江,“安排席面,殺羊宰豬”,并不見牛肉;
同樣是柴進,接待發配路過的林沖,讓手下“先把果盒酒來,隨即殺羊相待”;
宋江殺惜事發后,公人到宋家莊拿人,宋太公“隨即宰殺些雞鵝,置酒管待了眾人”;
魯智深幫桃花莊解決周通搶親事件,劉太公先用“一盤牛肉,三四樣菜蔬”招待,因不夠吃,后來又弄了一只熟鵝,魯智深才吃得過癮;
在陽谷,武松打虎除害,當地眾大戶湊份子“牽一腔羊,挑一擔酒”來感謝。

4.普通人家肉食主要是豬肉
在宋代,羊肉一直是宮廷、富豪、大戶的主要肉食,而普通人家,則主要吃相對便宜的豬肉。
這從蘇東坡的一些記述里也能看到——“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于是他發明了“火侯足時他自美”的東坡肉。“惠州市井廖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看,羊肉居然難買,蘇東坡只能買點羊脊骨,回家先煮后烤,剔那肉絲吃,“如食蟹螯”。
《水滸傳》中也是如此,一般人家正如落魄的蘇東坡一般,要吃羊肉都難,饞了只能吃點豬肉。
在雁門縣,金翠蓮父女招待恩人魯智深,吃的是“鮮魚、嫩雞、釀鵝”之類,并無羊肉。而其時,金翠蓮已被趙員外包養,算得小康之家了。

在陽谷,武松初次到武大家,哥嫂用以接待的“無非是些魚肉果菜之類”;
西門慶為得潘金蓮,使銀子讓王婆幫忙,王婆便“買了些現成的肥鵝、熟肉、細巧果子”,請西門慶、潘金蓮在自家吃飯見面;
潘金蓮殺夫后,武松為查明此事,邀請眾鄰到家中做客,他“叫兩個土兵,買了個豬首,一只鵝,一只雞,一擔酒,和些果品之類,安排在家里”。
看,武大、王婆這些普通之家,待客也就是豬頭、肥鵝之類,從無羊肉,更別說牛肉,而且這還是待客之時,自家平日只怕連豬、鵝也不能常吃。

5.市井肉鋪多是賣豬肉的
從上面這些細節可以得出這樣幾個結論:
因朝廷有殺牛禁令,所以能吃牛肉的多是造反的綠林好漢,作者也正要借此突出其反抗精神;而造反者之外的良民,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吃牛肉的機會并不多;牛肉之外,羊肉便是美食,富戶能得享用,而普通人家通常吃點豬肉、家禽就算改善生活了。
也正因此,市井中的肉鋪多是賣豬肉的,像鄭屠的肉鋪、史進幫楊雄家開的肉鋪。

6.魯智深自掏腰包請人吃羊肉
《水滸》還有個人吃肉也很有意思,那就是魯智深。
第一、魯智深啥肉都愛吃。我記憶中,他吃過的肉除了梁山好漢都愛的牛肉,還有在桃花莊劉太公家吃的熟鵝,以及在五臺山下酒店吃的狗肉——“用手扯那狗肉,蘸著蒜泥吃,一連又吃了十來碗酒”,完事還帶了一只狗腿回僧房吃。
第二、魯智深很大方,自掏腰包請吃羊肉。在大相國寺守菜園子時,眾潑皮“買了十瓶酒,牽了一個豬來請智深”。吃了幾次后,魯智深便要回請,而且出手很大方——“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
看,人家請吃豬肉,魯智深便回請羊肉——如果能買到牛肉,相信他也會買來請大家。

一部《水滸》處處上心,要表現魯智深的豪杰,便連如此細致的豬肉、羊肉不同都注意到了,確實令人贊嘆。
(作者:飛簾)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8084.html
上一篇:正宗清明菜團做法 此時必吃的青團
下一篇:長方體的物品都有哪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