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麗江最好吃的美食,麗江最好吃的早點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6)
一頓早餐,包羅萬象。
在一個個逼仄的檔口,不同品類的早點爭奇斗艷。早點師傅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點亮枯燥生活的美食,喚醒麗江。
大鐵勺在熱涼粉鍋里攪來拌去,半人高的蒸籠熱氣氤氳,在掀開的一瞬將食客包裹;滾燙的油鍋為油條鍍上金黃……麗江人從不在意早點攤是否熙攘,閑時店中就坐,忙時邊走邊啃,大快朵頤之后,一天才算正式開始。
如果非要問什么是麗江最好吃的早點,相信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那不如來談談,麗江的早點,究竟有多好吃?


漂泊在外的麗江人,最想念的就是那一口熱涼粉的味道。
四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小楊發朋友圈說:“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熱涼粉。”
時光往復,千百個日夜過去,我問她現在是否還堅持被美食喚醒,她回消息的速度足以證明熱情不減:“當然!遲疑一秒都是對熱涼粉的不尊重。”
麗江人有多愛涼粉?煎炸煮湯十八般武藝的精心烹調便是最好的佐證。當然,最常出現在早餐桌上的,還得是熱涼粉。

和嬢嬢生在涼粉世家,家中三代都做這行。如今,最早開始做涼粉的奶奶已經96歲高齡。涼粉技藝代代相傳,和嬢嬢和丈夫在金甲市場里支棱起的涼粉小攤,也撐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從泡豆子到磨豆子,幾十道制作涼粉的工序都由夫妻二人共同工完成。到了攤子上,兩人便分工明確,一人負責涼粉,一人專攻粑粑。

“老板,來一碗熱涼粉,再要個粑粑!”相濡以沫的夫妻倆售賣的產品也是天作之合,食客熟練地將佐料攪進熱涼粉里,再掰下粑粑做勺將涼粉舀起。



精心熬制的熱涼粉裹住剛剛出鍋的粑粑,每一口都能吃到軟滑和香脆雙重口感。老面八小時以上的發酵,雞豆通宵達旦的研磨熬煮、三代人的傳承……食客入口后的贊許,讓所有的匠心都有了意義。



金甲市場的另一個入口,買菜的市民步履匆匆,但小趙的餌塊攤前,總有人停留。

軟米餌塊的形狀并不規整,這是純手工制品遜色于機器產物之處,但要論味道,手工餌塊絕對占據上風。

薄如紙張的餌塊在上烤爐的幾十秒內發生了形變,熱度為它充氣,體態逐漸圓潤。餌塊拱起,小趙急速翻面,又讓其發福的身材恢復如常。

裹料是餌塊味道成敗的重要環節,洋芋絲、肉醬、腐乳、花生等料均勻地被鋪開,一番混合之后,火腿腸重磅登場,雖說扮演配角,但卻必不可少。

經過9年的歷練,小趙已經練就了“鐵手神功”,盡管餌塊燙手,她依然能快速將它卷起,讓食客嘗到最新鮮的味道。




趙嬢嬢身前幾乎跟她同高的籠屜里,白胖胖軟乎乎的包子藏身于此。
“老板,來兩個菜包!”食客一身令下,趙嬢嬢掀起籠屜一角,包子饅頭隨著溢出的霧氣中悄悄發香。

籠屜氤氳的煙火氣是食客的召集令,趕來的人時常把店內為數不多的桌子坐得滿滿當當,他們有的是附近的居民,也有的專程從玉龍縣趕到北邊。

兩個包子,一碗酥油茶。這是趙嬢嬢店里的標配,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粑粑或油茶。

但要說招牌,前者一定當仁不讓。
破酥的面皮手藝加豆腐、粉絲、包菜等多種食材做成的餡料,菜包是店里最熱銷的單品之一。包子現蒸,售完即止,褶子并不規整,但味道絕對游誘人。

咬下一口,豐富的內陷便讓人唇齒留香,細細品嚼,破酥的面皮軟而不稀,麥香十足。不用十秒,食客就能迅速地區分出它與尋常包子的巨大差異。

另外一邊,酥油來自德欽,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用掉三餅。麗江人都知道,舍不得酥油,就打不出香醇的油茶。趙嬢嬢是麗江人,丈夫來自維西,兩個都是性情中人,講究真材實料,20多年的老店也正是用此留住了食客的心。



怎么去鑒定一根油條的好壞呢?我認為是口感蓬松。
小羅反復翻炸著鍋里的油條,被揉得光滑的面慢慢上色,先是變黃,然后變金。看似簡單的翻面動作,藏著上萬次實踐換來的智慧。“油溫太高容易糊,太低了又炸不酥脆。”每次油條下鍋前,小羅都要用手一遍又一遍地從油鍋上方劃過,感受油溫,沒有經驗的人干不了這活。

這個油條攤以家庭為單位,母親揉面、父親配送、兒子油炸,他們的工作從凌晨五點開始,比常人早了近五個小時。盡管如此,出現在攤前的一家三口依然精神飽滿,迎接四方食客。

要說小羅家的油條為何受歡迎,招牌上用大字寫著的“不加明礬 不加堿”應該是其中一個原因,除此之外,發酵8小時以上的老面也是讓食客流連的秘訣。除了麗江顧客,小羅的油條攤還接待過韓國、香港的旅人,他們都在本地居民的安利下慕名而來。


進入油鍋幾分鐘后,油條肉眼可見的酥脆,小羅夾起油條,瀝掉多余的油點,被夾子觸碰到的部分,酥得掉下了渣。如果你想方便入口,小羅可以把油條切成幾段。他的油條,確實有蓬松,外酥里嫩,有嚼勁,又好入口。再配上一杯純手工磨制的豆漿,小攤果然最能吃出麗江。


油條是全中國都常見的早點,卻被小羅一家做出了花。究竟稀奇在何處?說不上來,但又客觀存在。只有親自嘗嘗,才能理解妙處所在。


陳先生的小店人來人往,店里最特色的冒是肥腸。
來自四川的一家人,把麻辣鮮香的川味帶到了麗江。收到訂單,陳先生的妻子熟練地將米線投入滾燙的開水之中,米線在鍋中翻滾纏綿,老板的手則一刻也不停地在調料臺回旋。

要想米線好吃,調料和湯都是關鍵,煮熟的米線入碗,加入大骨雞架高湯,再炫上一勺肥腸冒,好家伙,光是聞著味道,就勾得人垂涎欲滴。

另一邊,陳先生的鍋盔也從烤爐里拎上來了。要說這個小小的鍋盔多有分量?光看里面不少于一兩五的肉就能明了。

制作鍋盔工藝復雜,前期的準備工作暫且不談,光是油炸和烘烤,就比別的食物多出一個步驟。麻煩自然有麻煩的道理,多出的步驟讓鍋盔具備油炸后的酥脆,但又沒有齁口的油膩。切開一看,豬肉依附在鍋盔內壁,一口咬下,不僅有面團香脆,還有豬肉在烘烤中溢出的湯汁在唇齒留香。


對了,一定要試試將鍋盔浸入米線湯汁,只要一次,就能愛上。

以上幾類只是麗江早點的冰山一角,如果要細數品類,萬字長文也無法概全。
早點師傅們在各自的檔口展示自己的超高技藝,食客拼桌而坐,大快朵頤。麗江人的生活態度和煙火氣被融進這一口一口的早餐里,為即將開始的忙碌工作學習注入生氣。
什么是麗江最好吃的早點?想了又想,還是無法排名。不如交給屏幕前的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如果有機會,約一頓早餐,在街頭巷尾,哪里都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341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