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吉林的美食特色(盤點舌尖上的吉林)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8)
在遼寧和黑龍江之間的長白山地區,吉林以“吉菜”而成為了一個因美食而讓人心馳神往的寶藏城市。有著京菜的鄭重、魯菜的鮮香和東北菜的豪邁,加之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對美食的影響和改良,吉林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無論市井小吃還是隆重的官府菜和宴席,吉林總能滿足吃貨們。
傳承130年,品松花江魚鮮


這不僅僅是吃魚,而是品味傳承百余年的非遺手藝。這不僅僅是一個飯館,而是松花江美食文化的博物館。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周氏先祖周含文從山東闖關東來到吉林市,先以打魚為生,后在松花江畔東局子吉林機器局旁開了一家小館,以江水燉江魚為特色。吉林機器局的關里工人技師和松花江上放木排的民工都喜歡來就餐。


從“三花一島”,到“七十二雜”,創始人就地取材,并吸收了滿族、朝鮮族以及中原移民制作魚餐的烹飪技藝,逐漸形成了周氏魚宴的獨特廚藝,吸引了八方來客。1919年起,魚餐館搬遷到豐滿,創新推出了氽魚腹魚丸湯、清蒸鰲花、清蒸白魚、蒸熏干魚等招牌菜,形成了今天的松花江周氏傳統魚宴的雛形。

小餐館在松花江水上人家制魚技藝的基礎上,吸收了滿族、朝鮮族傳統燉魚、煎魚、干魚和食生魚做法,以及闖關東來的中原移民的川魯菜系魚宴的制作方法,不斷改良和創新。炸魚鱗、拌魚皮魚肚、汆魚腹(魚丸湯)、魚頭燉豆腐、生魚片、魚肉餡水餃等十余道菜肴,形成了以魚為核心食材的魚宴文化。

今天,一邊品味著松花江的魚,一邊參觀這店中的收藏和展覽,這魚也有了別開生面的味道。

一站式山珍野味,全在鐵鍋燉里
到吉林之前聽說,吉林菜以量大實惠為特色。大部分當地菜以咸,軟,嫩滑,油亮,色澤濃郁為主要特征,如酸白菜火鍋,什錦火鍋,長白山美食宴會和全鹿宴等都呈現出東北特有的風味。
那么怎能不嘗嘗最大份,最出名的鐵鍋燉呢。

在這個氣溫驟降的日子里,最能撫慰我們胃和身心的,我想只有一大鍋熱氣騰騰的鐵鍋燉了。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鐵鍋燉大鵝,跟“燉”有關的菜,肯定差不了。

雖然說用大鐵鍋燉出來的菜都可以叫做“鐵鍋燉”,在吉林最地道的就是小雞 排骨一鍋出,一大桌子人圍著一口大鐵鍋,眼看著食材下鍋,慢燉,開鍋,這就是寒冷天氣里的儀式感。一鍋吃無數樣,香味升級還絲毫不串味,這就是一鍋出對于吃貨最大的誘惑。

小雞也在大鐵鍋里燉得嫩到脫骨,肉里也吸收了魚的鮮味,格外香。肉好吃,但配菜同樣占有重要地位,玉米、土豆、粉條子、干豆角,經過一番燉煮,完美地吸收了湯汁里的精華,隨便盛上一碗都相當下飯了!


所以說,有時候鐵鍋燉對于東北人來說是一種情懷,親戚朋友圍著大鐵鍋共享一鍋美味,把酒言歡,暢所欲言,這才是最撫凡人心的世間煙火氣。
吉林烤肉巔峰,馮家屯一起燥起來
在吉林,有一種百吃不厭的美味,即使一周吃七天都不會膩,那就是燒烤。炭火釋放肉的鮮味、焦香撲面、配上誘人的醬料,這就攻破了大家味蕾的最后一道防線。“這世上沒有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句話被稱為東北第一定律,雖然這是一個戲稱,但是卻把東北的燒烤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到吉林旅游,怎能不感受下燒烤的魅力。

燒烤在東北的特點是包容性強,什么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沒有什么是不能拿上餐桌來烤一烤的。但是今天我要推薦的,是特別古樸的,馮家屯烤牛肉。


金子馮家屯烤肉,是馮家屯最出名的烤肉。牛肉、酸菜、泡面是菜單上寥寥無幾的菜品。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三樣,牛肉搭配酸菜肉質鮮嫩、口味獨特、口感一流、香而不膩。
一杯啤酒、一口烤肉,品味的是熱烈的吉林市井味道,記住的是濃重的東北熱情。其實除了推薦的這幾樣“硬菜”美食,吉林還有不勝枚舉的美味,這樣的吉林,你值得擁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354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