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區美食
發布時間:2025-07-13閱讀(17)
玉泉區美食有內蒙古發菜、馬鈴薯卷糕、龍鳳呈祥、紅食、燒犴鼻等。1、內蒙古發菜:內蒙古西部地區盛產發菜,被稱為“發菜之鄉”。用它可以做菜,烹制佳肴,同時也是饋贈親朋的禮品。發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與雞蛋相比它高于雞蛋蛋白質65%,熱量將近兩倍,碳水化合物達35倍。2、馬鈴薯卷糕:成品呈半透明狀,口感筋軟、甜香,是蒙古族人夏季時令佳點。工藝:用熟馬鈴薯泥卷包豆沙經蒸制而成。制皮:選白皮馬鈴薯,洗凈蒸熟,去皮。放在案板上灑干淀粉,真熱用木杖壓碎,搗至起勁成團,搟成長方片;烹制:將豆沙搓成條,放在搟成片的馬鈴薯上,卷成直徑為3厘米粗的卷,上籠用大火蒸熟,取出,斜刀切段即成。3、龍鳳呈祥:內蒙古創新名菜。雞魚合做一菜,由此命名。內蒙古特產黃河鯉魚頭尾干燒烹制放魚盤兩端,盤中間放香酥雞,魚肉烹制成宮保魚丁、糟溜魚片、香茄魚條和溜魚腐,分別對襯圍擺裝盤成整魚形即成。此菜雞魚共食,口味鮮、香、酸、辣、甜、咸俱全,質地酥、軟、嫩、爽兼顧,是中高檔宴席的佳品。4、紅食:蒙古族稱肉類食品為“烏蘭伊德”,即紅色食品的意思。肉食品是養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據《黑韃事略》記載,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來自狩獵產品和家養牲畜。狩獵得來的動物包括野兔、鹿、黃羊等等。5、燒犴鼻:犴鼻即駝鹿的鼻子。駝鹿又稱犴達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鹿,有“森林巨人”之稱,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森林中。駝鹿的鼻部十分發達耐寒,冬天靠鼻子拔開積雪開路行走。犴鼻皮呈海參顏色,軟骨膜連著層層薄薄的肌肉,肉質鮮嫩清脆,含有豐富的骨酸和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犴鼻同熊掌、飛龍并稱為大興安嶺中“三絕”,是聞名國內外的山珍之一,可制成“紅燒犴鼻”、“清燒麒面”、“燒犴鼻卷風”等,都是酒席上聞名中外的名肴。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6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