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螺絲肉炒雪菜春天的美味韭菜炒螺螄肉
發(fā)布時(shí)間:2025-10-21閱讀(5)

寶應(yīng)的春天,有一道菜是非常好吃的,就是韭菜炒螺螄肉。不過,這道菜必須在清明前吃,過了清明,韭菜也不嫩不香了,螺螄肉也老了不鮮了。老人都說,這道菜是亮眼明目的,吃了對眼睛有好處。
我查了一下李時(shí)珍的《本草綱目》,中《介部第四十六卷·介之二》曰:“蝸螺,釋名:螺螄。……時(shí)珍曰:處處湖溪有之,江夏、漢沔尤多。大如指頭,而殼濃于田螺,惟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鍋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清明后其中有蟲,不堪用矣。肉,氣味甘,寒,無毒。主治:燭館、明目下水(《別錄》。又曰:燭館二字疑訛誤。”看來螺螄肉的明目是有根據(jù)的,不僅明目而且利尿呢,所以像我這樣血壓偏高的人吃了是有好處的。至于為什么清明后不宜食用,原來是清明后就會生蟲了,可能是一種寄生蟲,而且這螺螄是寒性的,所以也不宜多吃。
以前清明前的韭菜基本都是頭刀韭菜(現(xiàn)在有了蔬菜大棚,不分季節(jié),就很難說了)。所謂“頭刀”,是經(jīng)過一個(gè)冬天的停止生長、積蓄養(yǎng)分而生長出來的第一茬割的韭菜。這時(shí)的韭菜比較細(xì)嫩,不寬不肥,葉端尖而不圓,但特別香嫩,吃到嘴里,沒有纖維的感覺,甚至不需要怎樣咀嚼就可以一吞而下。俗話說,韭菜吃的頭跟尾,就是說最好吃的是頭刀與末刀的韭菜。
螺螄肉是一種小螺螄,賣螺螄肉的人會先把螺螄肉從殼里挑出來,賣給你的是完全的螺螄肉,當(dāng)然價(jià)錢要貴一些。也有連殼賣的,這也有好處,就是雖然有點(diǎn)費(fèi)事,但可以處理得比較干凈,先把清水浸泡幾個(gè)小時(shí)或一天,讓螺螄吐出泥沙,再用老虎鉗夾碎螺螄殼,再用牙簽把螺螄肉挑了出來,洗干凈,尤其注意的是把在夾殼過程中的一些碎片去除掉。
韭菜可以在炒螺絲肉之前先用大火炒好,待螺螄肉炒好后放入鍋內(nèi),翻炒幾下就可以了。螺螄肉是很容易炒老的,炒老了就嚼不動,火候不到又有生腥味。方法是用一層薄薄的蛋液將螺螄肉裹一下(這是非常關(guān)鍵的),在油鍋熱了以后迅速下鍋翻炒,就可以獲得既嫩又熟的效果。炒螺螄肉不需要太多的佐料,鹽、料酒、蔥姜末已經(jīng)可以了,起鍋時(shí)撒一些白胡椒,有去腥的作用。
螺螄基本上都是野生的,所以很好吃。在南京時(shí),到了春天,母親在菜場買過螺螄肉,吃過這道菜。到上海后,好像很少看到菜場有賣的,所以已經(jīng)很久沒有品嘗這道美味了。
今年春天基本呆在寶應(yīng)了,進(jìn)入三月了,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螺螄,古人有莼鱸之思,那是比較高雅的食欲,我只能有螺螄之思,下午便去菜場看看,能不能買到螺螄,以慰饕餮之饞也。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595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