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2)
鍋包肉是地道東北菜,外焦里嫩,酸甜可口是它的特點。很多東北廚師也以制作好此菜為榮。
昨天有朋友問我怎么在家做不好鍋包肉?我說你看我的制作視頻了嗎?她說看了啊,糖醋汁調得還可以,但炸出來的鍋包肉發硬發干,那為什么看視頻也不一定做好呢?

我想了一下,做了以下的分析,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惑可以仔細看一下。為什么在家里會做不好鍋包肉?牢記以下這八點,保證鍋包肉外焦里嫩還好吃。
第一點、是專業的廚師做這道菜不下幾百次,對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小白做這個菜即使次數再多,也不一定完全掌握制作技巧,有一句話叫一看就會,一做就廢,也不能說沒有道理,畢竟大家深耕的領域不同。所以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畢竟這道菜很講究烹飪方法,經驗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家庭制作還是偶爾的,東北廚師差不多天天接觸這道菜,對制作工藝和流程會非常熟悉。

第二點、豬肉切的薄厚程度是影響酥脆程度的一個因素。比如切的過薄,炸狠點就完全脫水了,就會又干又硬了。一般是兩個一元硬幣的厚度就可以。
第三點、肉片的大小也會影響制作的口感。一般為5/6厘米左右的三角大片就可以。這樣的肉片方便炸制也不會影響形狀,并且易于食用。#打卡美好生話#

第四點、掛糊的均勻程度也是制作的關鍵,淀粉糊太厚,復炸時外表會焦得很快,但是烹上汁就會回軟,也達不到外焦里嫩的效果,或者焦脆的口感堅持不了幾分鐘就軟塌塌的啦。

第五點、油溫的把控也是影響口感和成菜的關鍵。油溫的高低廚師會比較好辨別,第一遍要四成熱左右,下進去肉片能自己飄起來就可以,如果肉片下鍋后很快就浮起來說明油溫過高,需要離火操作,否則就會外焦里生。

第一遍炸鍋包肉主要是定型,外皮略有脆感和焦挺。復炸時油溫要達到七成熟以上,而不是七成,要高于七成介于八成熱之間。快速下鍋快速炸至金黃酥脆,然后快速撈出瀝油。油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鍋包肉脫糊、或者火急油溫高鍋包肉焦糊,造成回軟過快。

第六點、使用土豆淀粉或者超級生粉,其它淀粉都不能達到效果。淀粉泡透后,去掉多余的水分,利用濕淀粉即可,而且最好提前二十分鐘浸泡就可以。現炸的淀粉會膨脹得比較厲害,而且很容易濺到皮膚。

第七點、炸制的時間過長導致鍋包肉干硬沒有嫩度。這一點多半與家庭的灶具和火力有直接關系,肉片下多了,油溫很快就降下來了,造成浸炸時間過長,肉片縮水,失去了嫩度。調整的辦法是少下勤炸,分兩到三次炸制,每次控制好油溫,復炸的時候也可以多分炸一次。如果還有其它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查看我的文章或視頻,里面都有詳細的介紹。

第八點、快速烹汁。我們都知道鍋包肉是烹汁,就是汁水里不能加淀粉勾芡,這樣才干爽。烹汁時鍋要干凈還要夠熱,這樣才能快速揮發部分汁水,然后快速翻炒均勻,讓糖醋汁迅速掛勻鍋包肉。在家里制作,可選用將汁水倒入鍋里熬制黏稠再與鍋包肉混合即可。記住不管哪種方式烹制都需要快速制作才能有外焦里嫩的口感。

大家好,我是輝哥,從事餐飲行業的餐飲人。以上分享的是關于鍋包肉制作的一些技巧,喜歡的朋友可以按照這個方法結合視頻試做一下。本文系大廚?輝哥?原創,拍圖碼字不易,嚴禁不良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041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