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夏天信封里的郵票(郵票上的鋼鐵工作)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記者 方磊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冶鐵的國家之一,1978年7月22日,為了反映新中國鋼鐵生產的面貌,郵電部發行T26(特種郵票第26號)《鋼鐵工業》特種郵票,全套5枚(見右圖)現供職于人保財險安徽合肥分公司的郵票收藏家張魯生向我們介紹了他手中這套珍貴的藏品,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夏天信封里的郵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夏天信封里的郵票
□記者 方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冶鐵的國家之一,1978年7月22日,為了反映新中國鋼鐵生產的面貌,郵電部發行T26(特種郵票第26號)《鋼鐵工業》特種郵票,全套5枚(見右圖)。現供職于人保財險安徽合肥分公司的郵票收藏家張魯生向我們介紹了他手中這套珍貴的藏品。
鋼鐵工業的發展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套郵票畫面設計豐富,票面色澤艷麗飽滿,以火紅色的背景為主題,襯托了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得紅紅火火,全面介紹了當時鋼鐵工業的發展進程。
第一枚描繪了首都鋼鐵廠煉焦爐進行煉焦。
T26《鋼鐵工業》特種郵票
第二枚展現了馬鞍山鋼鐵廠煉鐵爐出鐵的情景,設計原地是馬鋼一鐵廠煉鐵車間,展現了安徽馬鋼工人的風采。據張魯生介紹,這枚郵票成為馬鋼人的驕傲,多次出現在馬鋼畫冊上。在精美的郵票畫面上,“我們看到火爐中冒出濃煙,工人們在高溫下工作,墻上是‘抓鋼制國,團結戰斗’ 標語,帶有鮮明時代特色。”
在鋼鐵工業中,煉鐵是最重要的環節,主要有高爐法、直接還原法、熔融還原法。煉鐵原料為鐵礦石,約有300多種。常見的有以下四種:磁鐵礦,又叫“吸鐵石”,烏黑發亮,又硬又重,主要成分是Fe3O4,含鐵量約60%;赤鐵礦,紅中帶紫,主要成分是Fe2O3,含鐵量在50%以上,是分布最廣,儲量最多,最為重要的鐵礦石;褐鐵礦,紅中帶褐,主要成分是Fe2O3,含有一些雜質,含鐵量較上述兩種礦石為少;菱鐵礦,既硬又脆,為黑色或灰色,主要成分是FeCO3,含鐵量更少一些。后兩種礦石雖然含鐵量較低,但都比較容易冶煉。
鐵礦石均為氧化物,煉鐵是在高爐中把鐵從氧化物中分離出來。高爐的外殼是用鋼板焊成,里面砌有很厚的耐火墻。爐內中部較粗,叫爐腰;下部是爐缸,為盛裝鐵水和爐渣之處;上部為爐喉,為爐料入口。從高爐周圍的熱風爐里,送入強大的熱空氣流,爐底的焦炭燃燒,變成二氧化碳,隨著空氣向上,在爐腰處,遇上熾熱的焦炭層,變成一氧化碳,和鐵礦石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鐵就這樣被還原出來了,鐵水很重,沉到爐缸里,由出鐵口奔流而出。
第三枚是上海鋼鐵廠氧氣轉爐進行加料。
第四枚是武漢鋼鐵廠軋鋼的情景。
第五枚是以雄偉的高爐為背景,上海鋼鐵廠成品貨場繁忙的運輸。
我國鋼鐵工業起步晚,基礎薄弱,新中國成立時,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廠,改革開放后,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鋼鐵工業加快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張魯生談到:這套郵票正是發行于這個時代背景下,全面介紹了當時鋼鐵工業的發展進程。
馬鋼是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安徽省屬企業,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馬鞍山鐵廠,1958年馬鞍山鋼鐵公司成立,1993年進行股份制改造。60年代,馬鋼建成我國第一個火車輪箍廠,80年代建成我國第一套高速線材軋機,90年代成為首批9家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是“中國鋼鐵第一股”。
孫傳哲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位郵票設計家,也是集民國、解放區、新中國郵票設計為一身的設計家。張魯生介紹1976年,為了設計《鋼鐵工業》郵票,畫出鋼鐵冶煉的時代特征,孫傳哲先后到鞍鋼、寶鋼、武鋼、馬鋼進行采風,奔波很長時間,最終確定用以上畫面展現鋼鐵工業。
據張魯生說,馬鋼和安徽人保財險有著廣泛深入的長期合作,“馬鋼是人保財險‘總公司級戰略合作伙伴’,雙方高層經常互訪,探討交流,在一系列新興責任險種方面,人保財險全力支持實體經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馬鋼產品走出國門,享譽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和努力。”
本文源自中國保險報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20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