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章丘大蔥名貴土特產(扎根在山東人心中的豪爽美味)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6)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牛牧原
每年11月恰是大蔥豐收的季節,在大蔥之鄉山東章丘,一場比賽拉開了帷幕,在這里,一棵棵章丘大蔥用自己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將比賽結果簡單粗暴的展示為“誰更高,誰更壯”。

生命力頑強的大蔥,在大旱的年頭都能保持堅挺,所有蔬菜都蔫了的時候,是大蔥陪著山東人民度過了一段又一段苦日子,吃大蔥的習慣就一直被山東人民保留到了現在。據《管子》中的記載,大蔥最早是從西北的戎狄引進,齊桓公“北伐山戎,得冬蔥與戎椒,布之天下”,大概在公元前681年,章丘地區就開始種大蔥了,大蔥在齊魯大地上扎根了3000年。在公元1552年,還被明世宗封為了“蔥中之王”。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不愛吃蔥的人,只覺得它有種奇怪的味道,不如辣椒辣得純粹,又不像香菜增鮮提味,甚至有時候還能吃到苦味,吃完嘴巴里又有著揮之不去的嗆人味道。一踏上章丘大蔥最早的原產區——章丘繡惠的女郎山上時,搖下車窗,隨著秋風卷入車里的就是一陣清淡的蔥味,宣示著自己作為大蔥之鄉的地位。

早已對章丘大蔥的高大威猛、粗壯霸氣有所耳聞,但真正深入蔥田里,還是被章丘大蔥的粗壯震驚了。齊腰的蔥葉才只是大蔥高度的一半,扎根在土里的“大長腿”才是大蔥的精華所在。我借來一把鋤頭,比著葫蘆畫瓢地模仿起蔥農刨起蔥來,真正嘗試了才知道,蔥白竟在泥土里生長得這么扎實,一鋤頭下去,大蔥屹立不倒,上手拔一下也是紋絲不動,只得還是請師傅來。只見蔥農大哥掄起鋤頭,為了不傷害到地里的蔥白,斜著向地里刨去,再用力扯著蔥一拔,一棵高度及我肩膀的大蔥就被連根拔起了。蔥白很長,很直,有將近80厘米,大哥三下五除二地剝去了粘連著泥土的幾片老葉子,“膚白貌美”的大蔥就展現在我眼前了。
新鮮出土的章丘大蔥蔥葉嫩綠得很,聞著竟不討厭,反而有一股清新的氣息,蔥白部分潔白如玉,粗壯又飽滿,大哥像變魔術似的,手里的鋤頭變成了一袋煎餅和一碗豆瓣醬。平日里不吃蔥的我還有些緊張,不知這章丘大蔥究竟是不是真有這么好吃,我扯下一張煎餅,順勢坐在了地頭,也顧不得泥土臟了褲子,心想著章丘大蔥可能就是要這樣吃才更香一些。

我把白白嫩嫩的蔥白蘸上黃醬后,整根往煎餅里一卷,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看來“煎餅卷大蔥”真的是流淌在山東人基因里的吃法。看著身邊的大哥豪爽地大口咬著,也促進了我的食欲,索性沖著煎餅大大地咬了一口,瞬間,一股清爽的滋味充滿了口腔,完全沒有想象中的嗆鼻味道,反而是甜滋滋的脆嫩口感。想要再好好確認一下,我又咬了一口,嗯,甜的!蔥白多汁得很,清甜的汁水里流出了一點點的辛辣,反而讓甜味更突出,黃醬的咸和煎餅的香都是大蔥的輔料,蔥白沒有筋也沒有渣,總之味美極了。那一刻,坐在田間地頭的我,一下子便于古人們共情了,若是窮苦到吃不上飯的地步還能有如此口感豐富的美味,也是一種幸福了吧。
在享受過章丘大蔥后,從此,我再也不能說我是個不吃蔥的山東人了,沒有誰能抵抗住章丘大蔥生食的魅力吧!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596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