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立秋吃哪三瓜(秋吃水八仙賽過小神仙)
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12)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立秋并不代表著酷熱天氣的結束,在三伏天里,暑氣一時難消,“秋老虎”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很多人一進入秋天就想趕緊“貼秋膘”,上來就是大魚大肉,這是不對的,而是要循序漸進,先從清淡又富有營養的食材開始吃,讓漫漫長夏帶來的虧空逐漸恢復,吸收好才能達到秋補的效果,其中有名為“水八仙”的8種水中食材很適合立秋前后多吃。

老話說“秋吃水八仙,賽過小神仙”,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水八仙到底是什么?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水八仙是哪八種食材,立秋前后又應該如何吃?
一、茭白“秋風吹折碧,削玉如芳根”,描繪的正是水八仙之一茭白,它依水而生又被稱為“水中參”,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茭白不僅口感甜凈,還是藥食兩用的好食材,其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是緩解秋燥的好食材。

推薦食譜:茭白炒肉片
準備食材:茭白、五花肉。

1、細嫩的茭白剝去外皮,切掉較老的部分留下白嫩的部分,清洗干凈后切片,小米椒去蒂清洗后切圈,大蒜去皮切蒜末,小蔥切碎。
2、五花肉切成薄片,用一勺生抽、少量的料酒和適量鹽抓勻腌制10分鐘,更入味。
3、炒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油熱后倒入腌好的五花肉,煸炒出油脂,倒入小蔥碎、蒜末炒出香味。
4、將茭白從水中撈出控水后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后 ,倒入少量的開水、一勺生抽、少量的老抽和適量的鹽,翻炒至攪拌斷生。出鍋前倒入切好的小米椒,出鍋裝盤后撒上小蔥碎點綴即可。
二、水芹“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水芹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小芹菜,相對于旱芹來說,水芹味道更脆嫩,除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之外,味辛性涼,有一定的降燥作用。

推薦菜譜:水芹牛肉餡水餃
準備食材:水芹、牛肉、面粉。

1、牛肉清洗掉血水控干水分后,剁成肉餡,大蔥一半切成蔥段,另一半切碎,姜去皮后一半切片,另一半切碎,取適量的面粉加入適量的淡鹽水中,團成面團。
2、準備料水和料油,煮鍋中加入花椒、香葉、蔥段和姜片,倒入1碗清水煮10分鐘,煮出香味,過濾出香料,油鍋中加入較多的油、香葉、蔥段、姜片和花椒,炸至焦黃撈出殘渣關火,將料油晾涼。
3、肉餡中加入2勺生抽、2勺老抽、適量的鹽和姜末,少量多次地倒入料水,讓牛肉充分吸收水分,攪拌至上勁后,倒入2勺料油鎖住水分。
4、水芹菜清洗干凈切碎,倒入肉餡中攪拌均勻,肉餡就盤好了,包餃子煮餃子即可。
三、蓮藕“蓮藕一身寶,秋藕最養人”,在我國傳統的養生中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秋之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從養陽逐漸調整為養陰,而蓮藕就是很好的養陰食材,立秋之后可常吃。

推薦菜譜:花生蓮藕糯米羹
準備食材:花生、蓮藕、糯米。

1、花生清洗干凈挑揀出干癟的,放入水中浸泡30分鐘,糯米同樣清洗干凈放入水中浸泡30分鐘,蓮藕清洗干凈去皮后切小塊。
2、將糯米和蓮藕塊、花生倒入破壁機中,倒入糯米4倍量的清水,按迷糊鍵開啟破壁機。
3、大約20分鐘左右,花生蓮藕糯米羹就打好了,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后倒入碗中,撒上桂花放一顆枸杞點綴即可。
四、芡實芡實被人們稱為“千古圣藥”,古人提倡入秋之后多吃芡實。芡實能調整長夏所受損的脾胃,脾胃好秋季進補的食材才能消化,這正是秋吃芡實的意義所在。

推薦食譜:蘋果四神湯
準備食材:蜜棗、蘋果、陳皮、蓮子、芡實、茯苓、淮山藥。

1、蓮子、芡實、茯苓和淮山藥都準備15克左右,放入水中浸泡2個小時左右,陳皮放入水中浸泡1個小時左右。
2、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開后放入芡實、蓮子、淮山藥和茯苓煮半個小時左右。
3、蘋果去皮切成小塊,與蜜棗、浸泡的陳皮一同倒入鍋中,煮10分鐘左右即可,由于加入了蜜棗和蘋果,湯的味道已經很甜了,不需要再另加糖了。
五、荸薺荸薺的形狀很像馬蹄,因此又叫馬蹄。別看這小小的荸薺,卻是清火解燥的高手,秋季天氣干燥,吃一些馬蹄正好能緩解因為天氣干燥而導致的上火癥狀。

推薦食譜:甘蔗荸薺陳皮水
準備食材:甘蔗、荸薺、陳皮、冰糖。

1、甘蔗現在不是季節,可以買那種真空包裝的甘蔗,荸薺清洗干凈用刀削掉外皮再次清洗干凈,陳皮放入水中浸泡。
2、煮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加入甘蔗和荸薺,小火煮20分鐘左右,這時已經能聞到甘蔗和荸薺的清香。
3、倒入浸泡過的陳皮,小火煮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六、菱角“紅菱出水,又脆又美”,立秋之后,又嫩又脆的菱角就開始上市,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補五臟、去百病,菱角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豐富的淀粉等,有解內熱的作用,很適合夏秋季節轉換的時候吃。

推薦食譜:菱角米炒肉片
所需食材:豬肉、菱角、青椒和泡椒、干辣椒。

1、菱角清洗干凈剝好,得到菱角米,豬肉切片,青椒去蒂去籽切成片,大蔥切段。
2、炒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油熱后倒入泡椒、干辣椒、大蔥段翻炒均勻,炒出香味倒入肉片,繼續翻炒至肉片變色。
3、倒入菱角米,2勺生抽、適量的鹽雞精,繼續加入小半碗清水,翻炒均勻后大火收汁即可。
七、莼菜“鱸魚膾,莼菜羹”,莼菜是一種珍貴的野生水蔬菜,盛產江南水鄉,對于北方人來說很陌生,但是卻是南方人鐘愛的美食。

顏色翠綠味道鮮美,爽口嫩滑,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卷葉上粘有一層濃厚的膠質,富含滿滿的膠原蛋白。作為八仙之一的莼菜,除了味道和口感在線之外,還具有清熱的作用,剛好能緩解立秋前后的燥熱,常吃全身都舒爽。
推薦菜譜:銀魚莼菜羹
準備食材:銀魚、莼菜、雞蛋。

1、銀魚處理干凈放置一旁,莼菜清洗干凈,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分開,2個蛋清用筷子打散備用。
2、煮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開后倒入清洗干凈的莼菜,焯燙2分鐘左右撈出控干水分。
3、煮鍋中重新加入清湯煮開后,倒入處理好的銀魚和莼菜,再次煮開。
4、倒入適量的水淀粉,讓芡汁變得濃稠,順著鍋邊一邊攪拌一邊倒入雞蛋清,最后加入鹽、白胡椒,關火后滴入香油即可。
八、茨菇民間有“內火旺喝茨菇湯” 的說法,茨菇又叫慈姑,屬于秋天的應季食材,性味甘平,有生津潤肺的作用,立秋之后天氣開始變得干燥,是一種很適合秋季養生的食材。

推薦菜譜:茨菇紅燒肉
準備食材:五花肉、茨菇。

1、五花肉切大塊,茨菇去掉外皮清洗干凈,姜切片、大蒜切片。
2、油鍋中加入適量較多的油和冰糖,小火慢炒至炒出糖色倒入五花肉,翻炒至五花肉均勻地裹上糖色,加入2勺生抽、1勺老抽、姜片、蒜片、花椒、八角、香葉等香料。
3、倒入適量的熱水,煮10分鐘左右倒入清洗好的茨菇,煮半個小時左右,加入適量的鹽,大火收汁即可。
——老井說——秋季也是豐收的季節,酷暑時節農民辛苦的勞作,終將凝結成豐碩的果實。因此立秋之后,在飲食上最好要選擇應季食材,不僅味道佳、口感好,營養也是最好的。而一些寒涼的瓜就要減少食用,以免引起腹瀉等癥狀,影響身體健康。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0090.html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