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棒棒糖做法寶寶輔食媽媽可以帶寶寶吃的十大圣誕美食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5)

隨著圣誕節的日益臨近,大街小巷的節日氣氛日漸濃厚,你是不是也興奮起來了呢?對于圣誕節,潮媽們最期待的大概是各大商場的促銷活動,但寶寶的興奮點肯定是琳瑯滿目的圣誕美食。在西方所有節日當中,圣誕節的食品算得上是最豐富,也最適合寶寶的口味了,因為其中多數食物都是寶寶喜歡的甜食。如果你正在為寶寶準備圣誕禮物,不妨在清單上加上一兩樣圣誕特色的小零食。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為大家獻上十種歷史悠久的英美特色圣誕美食,告訴你外國人圣誕節吃什么,以及為什么吃。
1. Ginger Bread 姜餅

姜餅(Ginger Bread)是一種極具美國特色的圣誕節點心。這種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餅干其實大有來頭。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92年的歐洲。據美國著名文化雜志《史密森尼雜志》(Smithsonian Magazine)報道,姜餅很可能是由11世紀從東地中海(Eastern Mediterranean)返回的十字軍(Crusader)帶到西歐的。由此我們可以推測,這種古老的點心可能起源于地中海地區。
如今,圣誕節最受歡迎的食品是姜餅人(Ginger Bread Man)和姜餅屋(Ginger Bread House)。至于為什么要把姜餅做成人形和房屋的形狀,則存在很多說法。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習慣把姜餅做成花鳥動物(Flowers, Birds, Animals)的形狀,供人們在節慶期間享用。據記載,第一個姜餅人的出現要歸功于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據說,女王習慣把姜餅做成客人的樣子來接待重要訪客(Important Guests)。至于這種鑲嵌有橡皮軟糖(Gumdrop)的姜餅人何以成為圣誕節的特別甜點,人們很難說清。有人認為,姜餅人象征著耶穌(Jesus),而人們在圣誕節食用姜餅人是對耶穌誕生的紀念。也有人認為這一傳統和一個童話故事有關。故事里的姜餅人活了過來(Come To Life),他逃過了多次獵捕但最終還是被一只狐貍吃掉了。

至于姜餅屋,可能起源于我們所熟知的格林童話(Brothers Grimm’s Fairy Tales)。18世紀,格林兄弟出版了他們的童話故事集之后,姜餅屋首先在德國流行起來。在《漢澤爾與格蕾太爾的故事》(The Story of Hansel And Gretel,又譯作《糖果屋》)中,饑餓的孩子們在森林中發現了一所由面包(Bread)和糖(Sugar)做成的房子。故事出版后,德國的烘焙師(Baker)開始制作姜餅屋,并且由藝術家來進行裝飾。這種姜餅屋在圣誕節很受歡迎,并且最終由德國移民傳到了美洲。
2. Candy Cane 拐棍糖

拐棍糖(Candy Cane)是紅白相間的拐杖形糖棍兒,圣誕期間在美國隨處可見。相傳,這種圣誕糖果最初是由一位德國-瑞典籍的歐洲移民August Imgard于1847年傳入美國的。居住在俄亥俄州(Ohio)的August用拐棍糖裝飾自家的圣誕樹。后來,這一習慣廣為流傳,并最終成為圣誕傳統。
由于缺乏文字記載,拐杖糖最初的起源已不得而知。但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16世紀德國科隆(Cologne)一個教堂的唱詩班指揮(Choirmaster)發明了這種糖果。為了讓孩子們在圣誕節教堂舉行的耶穌誕生儀式(Living Nativity)上保持安靜,他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個白色的糖棍兒(White Stick of Sugar),象征著耶穌誕生故事中牧羊人的手杖(Shepherds’ Staff)。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安靜的享用糖果,而不會再儀式上搗蛋。也有人認為,糖棍兒彎曲的形狀象征著耶穌(Jesus)的“J”。
3. Fruitcake 水果蛋糕

美國人在圣誕節會制作水果蛋糕,而這一傳統的由來和原料的昂貴有關。相傳水果蛋糕可以追溯到中世紀(Middle Ages)。那時候,水果干(Dried Fruits)和堅果(Nuts)都需要從國外進口,而高昂的成本使得人們只在過節時才會制作水果蛋糕。
此外,水果蛋糕的制作工藝也十分復雜,這也可能是它成為節日食品的原因之一。在過去,要想制作出一個美味的水果蛋糕,首先要精心準備好食材(Ingredients):水果需要洗凈(Washed)、晾干(Dried)、去核(Stoned);糖需要磨碎(Pounded)、過篩子(Sieved);黃油需要用水洗凈(Washed In Water),并用有玫瑰香味的水沖洗(Rinsed In Rosewater);雞蛋需要長時間攪拌(Beaten),通常要持續半小時之久;酵母(Yeast)或是輕微發酵的啤酒酵母(Barm)需要被放置直至發酵(Coaxed to Life)。在烤制的過程中,廚師還需要精確把握爐火的溫度。如此繁復的制作過程,難怪人們把水果蛋糕留作圣誕節的特別甜點,并把這個傳統延續至今。
4. Mince Pie 雜果派

雜果派(Mince Pie)最初是用肉做填餡兒(Filled With Meat)的,而非現在的水果干(Dried Fruit Mix)。最初,人們曾經把它做成橢圓形(An Oval Shape)來代表耶穌出生時睡的馬槽(Manger),用它表面上的蓋子來代表包裹耶穌的衣服(Swaddling Clothes)。
在古時候的英國,圣誕節的雜果派是主人身份的象征(A Status Symbol)。富人們喜歡在圣誕宴會上把派做成不同的形狀(Different Shapes),如星形(Star)、新月形(Crescent)、心形(Heart)和花朵形(Flower),用來招待客人。這些形狀精美的派能顯示出面點師(Pastry Cook)精湛的手藝。而請得起如此昂貴的廚師也就象征著主人尊貴的身份。
如今,人們通常把派做成圓形(A Round Shape),依個人口味冷熱食用均可。按照從中世紀沿襲下來的習俗(Custom),人們認為如果從圣誕節到第十二夜(From Christmas to Twelfth Night)每天吃一個雜果派,就可以在來年的十二月里收獲幸福。而孩子們則會在圣誕夜留一份雜果派和一小杯白蘭地,給半夜造訪的圣誕老人(Father Christmas)吃。并且會放一根胡蘿卜給圣誕老人的馴鹿(Reindeer)。
5. Christmas Pudding 圣誕布丁

圣誕布丁(Christmas Pudding)是英國(Britain)和愛爾蘭(Ireland)圣誕餐桌上的一道傳統甜品。它起源于中世紀的英格蘭(Medieval England),也被稱為梅子布丁(Plum Pudding)。然而多數圣誕布丁里面其實并沒有梅子,只是因為在前維多利亞時代(Pre-Victorian),人們用“梅子”來表示葡萄干(Raisin),而“梅子布丁”便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根據傳統,家里的每個人(Everyone In The Household),或者是每個孩子都要在制作布丁時攪拌一下(Give The Mixture A Stir),同時許個愿(Make A Wish)。
待一切準備就緒,端上圣誕餐桌前,人們會把布丁從盆里倒扣出來(Turned Out Of Its Basin),用冬青作裝飾(Decorated with Holly),灑上白蘭的(Doused in Brandy)或朗姆酒(Rum)并點火(Flamed)。最后,在全家人的掌聲中(Greeted with a Round of Applause),這道圣誕布丁就可以上桌了(Brought to the Table)。
6. Mulled Wine 香料暖酒

香料暖酒(Mulled Wine)是英國圣誕期間的傳統飲品。節日期間,手捧一杯香氣四溢的熱烘烘的紅酒,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氛圍讓人從里暖到外。
盡管如今并沒有制作香料暖酒的特定配方(Specific Recipe),但通常人們會使用橙子(Orange)、檸檬(Lemmon)、肉桂(Cinnamon)、肉豆蔻(Nutmeg)、小茴香(Fennel Seed)或八角(Star Anise)、丁香(Clove)、小豆蔻(Cardamom)以及生姜(Ginger)。人們會把這些香料放在糖漿中熬煮(Boiled in a Sugar Syrup)幾分鐘,之后加入紅酒,加熱(Heat)片刻便可飲用了。此外,還可以加入白蘭地(Brandy)或姜汁甜酒(Ginger Wine)來提味(Enhance the Flavor)。現在人們往往省去繁復的制作過程,直接購買配制好的香料茶包(A Tea Bag of Spices)放到紅酒中加熱并飲用,或是直接購買已經制作好的瓶裝香料酒。通常,人們會用鑲嵌有丁香的橙子切片(An Orange Slice Garnish Studded with Cloves)作為裝飾。如果為兒童準備,還可以把紅酒換成葡萄汁,做成無酒精的熱飲。
7. Eggnog 蛋酒

正如英國人在圣誕節喜歡喝香料暖酒,美國人則喜歡喝蛋酒(Eggnog)。美國的蛋酒很可能同樣起源自英國。在過去,很多貧窮的平民(Lower Class)買不起新鮮的牛奶和雞蛋,富人們卻可以享用由熱牛奶、雞蛋、昂貴的香料(Pricey Spices)和烈酒(Liquor)制成奢侈飲品。正因為制作蛋酒的原料對于普通人來說比較昂貴,人們因此只在過節時才會飲用。
18世紀,當蛋酒傳到美洲,殖民者為了降低制作蛋酒的成本,用朗姆酒(Rum)來替代稅收昂貴的白蘭地和紅酒(The Heavily Taxed Brandy or Wine)。在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期間,由于北美與加勒比地區之間貿易往來的減少(Reduced Trade Between North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導致朗姆酒供給不足。這也可能導致人們只在特殊場合(On Special Occasions)才會飲用。蛋酒既可溫熱飲用也可冰鎮后飲用。如果為兒童準備,還可以做成無酒精的蛋奶飲品,味道同樣香醇可口。
8. Orange In The Bottom Of Stocking 襪子里的橙子

在圣誕夜,孩子們都會在自己的床頭或門外掛上長襪子(Stocking)。爸爸媽媽會偷偷把禮物放進襪子里,并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是來自圣誕老人的禮物。英國人喜歡在襪子里放一個橙子。這一傳統其實有著很深的淵源。相傳幾百年前,圣尼古拉斯(St. Nicholas)由于早年間繼承了一大筆財產(Inherited a Large Sum of Money),并利用自己的一生去幫助他人,最終成為了主教(Bishop)。據說,圣尼古拉斯得知,一位貧窮的父親沒錢給三個女兒置辦嫁妝(Dowry),致使三個女兒都無法出嫁。于是他來到了這位父親家,把三袋金子從煙囪扔進(Tossed Three Sacks of Gold Down the Chimney)三個女兒的房間。而這三袋金子恰好掉進了她們晾在爐火邊的長襪子里。如今,人們用襪子里的橙子來象征故事中的金子,寄托著人們對于幸福的美好愿景。
9. British Christmas Dinner 英式圣誕晚餐

英國人通常在12月25日,也就是圣誕節當天的下午吃圣誕晚餐(Christmas Dinner)。烤火雞(Roast Turkey)是席間必不可少的菜品,有時候也會用雞(Chicken)、鴨(Duck)、鵝(Goose)等其他家禽來代替。烤火雞里通常填有餡兒料(Stuffing),腌制好的碎肉(Forcemeat),并配有肉汁(Gravy)。除了烤火雞以外,英國圣誕餐桌上的傳統小食還有“豬包毯”(Pigs In Blankets)和“馬背惡魔”(Devils On Horseback)。Pigs In Blankets英式的做法是培根包裹的小香腸;Devils On Horseback通常是由培根包裹一枚去核的蜜棗,棗里填有果醬或杏仁。此外,小紅莓果醬(Cranberry Sauce)和加面包屑的調味醬(Bread Sauce)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烤土豆(Roast Potatoes)或土豆泥(Mashed Potatoes)通常作為主食,蔬菜則以煮或蒸制(Boiled or Steamed)的抱子甘藍(Brussels Sprouts)為特色。而圣誕布丁(Christmas Pudding)和雜果派(Mince Pie)則是餐后必不可少的兩道甜點。
10. American Christmas Dinner 美式圣誕晚餐

多數美國的圣誕傳統都是從英國沿襲而來,還有一些習俗受到了意大利,法國,北歐和德國的影響。因此,美國圣誕餐桌上的菜肴與英國大致相同,卻也有些差別。常見的菜肴包括烤火雞(Roast Turkey)、牛肉(Beef)、火腿(Ham)、或豬肉(Pork);填餡兒(Stuffing),肉汁(Gravy),土豆泥(Mashed Potatoes),以及烤土豆或烤紅薯(Roasted Potatoes or Sweet Potatoes)。甜點則是傳統的圣誕布丁(Christmas Pudding)、雜果派(Mince Pie)和南瓜派(Pumpkin Pie)。在南部,人們則更喜歡椰子蛋糕(Coconut Cake)和紅薯派(Sweet Potato Pie)。因為美國人往往在感恩節吃火雞大餐,所以圣誕餐桌上的主菜往往以火腿(Ham),烤牛肉(Roast Beef),或烤鵝(Roast Goose)為主。
你和寶寶說英語(ID: parents_english)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238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