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葫蘆頭泡饃的做法(咥一碗葫蘆頭泡饃)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8)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2020年末,改編自陜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熱播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陜西美食更是圈粉無數,其中的各式泡饃不知道饞倒了多少人,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p>2020年末,改編自陜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熱播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陜西美食更是圈粉無數,其中的各式泡饃不知道饞倒了多少人,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家常葫蘆頭泡饃的做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p><img alt="家常葫蘆頭泡饃的做法(咥一碗葫蘆頭泡饃)" src="http://img.mrbolt.cc/upimg/635484411.jpg"/><p>家常葫蘆頭泡饃的做法</p><p>2020年末,改編自陜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熱播。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陜西美食更是圈粉無數,其中的各式泡饃不知道饞倒了多少人。</p><p>在陜西,泡饃分很多種,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豆花泡饃、三鮮煮饃......每一種都別有風味。葫蘆頭泡饃是西安特有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同時,它也被很多人稱為“黑暗料理”。要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才能享受到它獨特的味道。</p><p>春發生葫蘆頭泡饃。新華網王智超 攝</p><p>葫蘆頭是什么?其實,它就是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肥腸,因其煮熟后收縮狀似葫蘆頭,故名。相傳,葫蘆頭還和藥王孫思邈有一段淵源。</p><p>“味醇湯濃、鮮香可口,饃筋肉嫩,肥而不膩。”老西安人心中,正宗的葫蘆頭泡饃當屬西安春發生飯店,建店至今已有百年歷史。</p><p>杜彥斌是西安春發生葫蘆頭泡饃的第四代傳承人。從1981年分配進入春發生飯店,工作至今已經40年,杜彥斌將半生的熱情都投入在這一碗葫蘆頭泡饃上。提起葫蘆頭泡饃的制作工藝,杜彥斌侃侃而談。</p><p>葫蘆頭泡饃制作要經過制餅、洗腸、熬湯、泖饃四個環節,每個制作環節都十分考究。餅要烙出鐵圈、虎背、菊花心。腸要經過洗、煮、晾、切13道工序。湯要精選豬骨、五花肉、柴雞,熬制八小時以上。泖饃是葫蘆頭泡饃的成形階段,將切成“坡刀菱形”的腸片兒放在饃上,加適量粉絲用沸湯反復澆泡,使湯滲透饃塊。</p><p>“泖”在烹調中是個特殊的工藝。成品的關鍵取決于“泖饃”。“泖”的過程看似簡單,實則要運用旋、轉、拍、壓、挑、潷的手法,反復將沸滾的湯在饃塊上澆泖八遍以上。制好的饃塊再撒上蒜苗、香菜,淋上秘制油潑辣子。杜彥斌說:“一碗好的葫蘆頭泡饃,飯面是白綠相映,饃塊是綿軟勁韌,腸是肥而不膩,湯白如奶。”</p><p>泡饃上桌后先喝上一口鮮濃無比的湯,再細細品味軟糯香嫩的肥腸,然后吃浸滿鮮香的饃,配著泡菜、就著生蒜,熱熱乎乎的一氣吃完,方才不辜負寒冷的冬日。</p><p>春發生葫蘆頭泡饃的第四代傳承人杜彥斌。 新華網 王智超 攝</p><p>工作了40年的杜彥斌帶頭制定了《春發生吊湯制作標準》、《腸子切配標準》、《饦饦饃制作標準》等。作為葫蘆頭泡饃的非遺傳承人,他也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一套泖饃手法、制作程序、調料搭配、劑量標準、選料用料,傳給徒弟,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老字號品牌,培養后備高技能人才。</p><p>如今的葫蘆頭泡饃,已由單一的品種,研發出老味道葫蘆頭、葫蘆頭小炒、油潑葫蘆頭、精瘦葫蘆頭、精肥葫蘆頭和精腸葫蘆頭等十余個品種。</p><p>杜彥斌依舊堅守在自己熱愛的葫蘆頭事業上。“有很多顧客就是沖著我做的這一碗葫蘆頭來的,他吃的滿意,臨走時都會給我說一聲謝謝。能得到顧客的認可,就是最大的欣慰,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力量。”(張思思)</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81.html